根据脏腑经络学说,三伏天艾灸可选择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可起到一定的行气活血、清热化滞的作用。
位置及好处
三伏天艾灸,可选择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等穴位,位置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艾灸此穴位具有调理中焦,行气活血,清热化滞的功效,可治疗胃痛、胃溃疡、肠鸣等疾病。
神阙穴:即人体肚脐位置,位于腹中部,脐中央。艾灸此穴位具有温阳散寒,消食导滞的作用,可治疗腹痛、久泻等病症。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艾灸此穴位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升降气机,调理身体的功效。
注意事项
艾灸的注意事项较多,需在专业人士指导或操作下进行,以免烫伤形成瘢痕。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灸。艾灸后,局部皮肤可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如因艾灸过量,时间过长,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任其自然吸收;如水疱较大,可用消毒的毫针刺破水疱或注射液针抽出疱液,再予以消毒,并用纱布包裹即可。
参考文献
[1]严兴科,赵中亭主编.针灸特色疗法学[M].甘肃.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94.
[2]李志刚.特效穴诊疗常见病[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39.74.
[3]李志刚.小儿推拿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