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登录
    极速咨询
    血小板减少是怎么回事
    2023-05-09 17:09:05阅读12397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血小板减少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它在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止血,比如发生磕碰外伤时,血小板会聚集到伤口处进行“修补”。当血小板数量不足时,就会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等症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可以导致血小板减少,如阿司匹林、氯丙嗪等会影响血小板的生产和功能;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TP,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做骨髓穿刺会提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3、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HIV、乙肝病毒等可导致血小板减少;

    4、骨髓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等疾病会影响骨髓中血小板细胞的产生;

    5、某些遗传性疾病:如Fanconi贫血、Wiskott-Aldrich综合征等。

    治疗血小板减少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输血、免疫治疗等。

    免费图文问诊
    由AI大模型提供预诊服务
    进入咨询免费
    中医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