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是一种人的本能动作,是眼部肌肉的正常生理活动,在眼部不适或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眨眼是一种保护机制。正常成人一般眨眼可以达到每分钟14-17次,当眨眼的次数大大超过这个频率的时候,就属于一种病理现象,尤其儿童容易引起眨眼。常见的病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1个,是干眼症,现在的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比较多,受到图像刺激、画面闪烁,会使孩子瞬目减少,导致眼睛容易干,后期就会出现眨眼。
第2个,是过敏性结膜炎,一般具有季节性特征,除了眨眼还会有揉眼症状,一般眼睛会有发痒、异物感,有时可以看到分泌物。
第3个,就是感染性疾病,比如说结膜炎、角膜炎,与孩子的卫生习惯不好,有时用脏手揉眼有关。除了眨眼以外的眼睛会发红,分泌物会增多,有的时候还会有畏光、流泪的现象。
第4个,是一种先天性的眼睑内翻或者倒睫。比如睫毛刺激角膜引起,频繁地眨眼,有时候还会有流泪。
第5个,是疲劳性的眨眼,比如说屈光不正,特别是远视、近视、散光没有矫正,造成眼睛疲劳而引起。是一种反射性、保护性的眨眼,通过眨眼可以调整角膜曲率,看东西更清晰一些。
第6个,就是习惯性地眨眼,有的孩子因为上述的病因,导致眨眼的出现,但是病因去除以后,仍然保留频繁眨眼的习惯。
所以儿童引起眨眼的原因是比较多的,治疗上也不相同,家长一旦发现儿童频繁眨眼,应该及早就医,避免疾病加重,进行对症的治疗,症状大部分很快都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