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跟核磁共振有什么区别

2023-03-28 13:51阅读:

手机浏览

CT和核磁共振(MRI),都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两种完全不同成像技术。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如下:

1、成像原理不同:CT又称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它的原理是利用X线穿过人体组织时,衰减不同进行扫描成像,而核磁共振是利用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发生共振而产生信号。

2、对人体的辐射损伤不同:CT采用X射线检查,对人体有放射性损伤,而核磁采用磁场(即电磁波),对人体无电离辐射损伤,相对比较安全。

3、成像层面不同:CT只能进行横断面成像,核磁可以任意方位成像,如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成像。

4、检查优势部位不同:CT对于显示肺部,骨骼和钙化有优势,核磁对于软组织,包括脂肪、半月板、软骨、肌肉、韧带等,以及神经系统和脊髓显示更好。另外,核磁检查有禁忌证,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行核磁检查。

5、应用举例:CT适用于急诊,以及全身各部位,尤其是肺部病变、急性脑出血、外伤后患者、骨肿瘤病变、钙化等。核磁也几乎可以用于全身各部位,对于神经系统病变,明显优于CT,如超急性期脑梗死、脑肿瘤、脑炎等。

6、检查时间和费用不同:CT预约时间短,检查时间短,一般需要几秒钟,或几分钟即可完成检查,检查费用少。核磁共振预约时间长,检查时间长,一般需要10-30min不等,有时甚至需要更长时间,检查费用多。

总之,CT和核磁共振有的本质区别,两者相辅相成,CT和核磁共振相互不能取代,临床要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和病史,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分享:

156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