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脉管炎患者的患肢都会伴随麻木、发冷、沉重感等不适,还会有间接性跛行、患肢动脉搏动微弱等现象。明确疾病后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病情。
一、症状:
患有脉管炎时患肢会出现短暂性或持续性的皮肤苍白、发绀,患肢可能会有灼热或刺痛的感觉,患肢下垂时皮肤发红,抬高后变白,继续发展时出现脚趾麻木,小腿肌肉疼痛,多在肢体活动时发作。小腿可发生浅表性静脉炎和水肿,进行体格检查时发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间歇性跛行、疼痛等症状,夜间症状会较为严重。还可能会伴有局部皮肤脱屑、干燥、脱毛等不适,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生溃疡或坏疽,使患处皮肤发黑,逐渐向近心端蔓延。
二、治疗:
1、药物治疗:降低血液粘稠度类药物可选择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抗生素适用于有局部和全身感染者,可根据病原体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可选择头孢菌素类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此外,也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期患者,可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或静脉滴注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止痛药可在疼痛明显时使用,如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片等,或用利多卡因胶浆进行局部麻醉、静脉封闭或动脉周围封闭止痛,甚至可行腰交感神经节阻滞或硬脊膜外麻醉等。对干性坏疽进行无菌包扎,防止感染,对溃疡可清创后外用康复新液;
2、手术治疗:患者可以去往正规医院通过腰交感神经切除术、大隐静脉移植转流术、动脉血栓内膜剥离术等方式进行治疗,患肢出现脚趾或手指坏死时应当进行截肢处理。
如果出现脉管炎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血管外科就诊,通过超声检查、体格检查等明确诊断。平时应注意绝对戒烟,患肢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可以进行步行锻炼,有助于促进侧支循环,缓解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