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肛肠疾病,根据其所在部位不同主要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其中内痔又有不同分度,外痔又可分为结缔组织外痔、血栓性外痔和炎性外痔。接下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痔疮的分类!
1、内痔
为齿状线以上直肠末端的肛垫,由于支持组织老化、松弛而下移,且因内部静脉扩张屈曲而充血肥大所形成的病理性团块。主要症状有便时出血、痔块脱出、肛门疼痛和瘙痒等。目前将内痔分为以下4度:
I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无内痔脱出,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
Ⅱ度: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伴内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便时带血、滴血,伴内痔脱出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内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内痔脱出,不能还纳,可伴发绞窄、嵌顿。
2、外痔
即肛周皮下血管丛扩张,表现为隆起的软团块。位于齿状线以下,表面为肛管皮肤所覆盖,常因静脉内血栓形成而突出在肛门口或肛门外。其分类如下:
结缔组织外痔:由慢性炎症刺激肛缘的皮肤皱褶增大而成,痔内无曲张静脉,有结缔组织增生,血管少,底宽尖长,大小不等,有单个,也有多发。局部不易保持清洁,当炎症发生时可伴有疼痛。
血栓性外痔:多因排便或用力、肛门边缘静脉破裂,血液渗于皮下组织,成为血肿,凝结成疼痛肿块,排便和活动时加重。检查见肛缘处有一突出的暗紫色、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表面皮肤水肿、质硬、压痛明显,不活动。
炎性外痔:常由肛缘皮肤损伤和感染引起,多有肛门疼痛,在排便时疼痛加重,便血,肛门部有少量分泌物。局部检查肛旁隆起的肿物,色红,充血明显,有触痛,有时可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
3、混合痔
是指内痔通过静脉丛和相应部位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痔,痔块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同时为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
混合痔逐渐加重,呈环状脱出肛门外,脱出的痔块在肛周呈梅花或环状,称为环状痔。脱出痔块若被痉挛的括约肌嵌顿,不能有效还纳于肛门内,可至水肿、淤血甚至坏死,临床上称为嵌顿性痔或绞窄性痔。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04-405.
[2]有“痔”者——了解痔疮[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6(10):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