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能否上学主要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这是因为该病儿童通常会有语言沟通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刻板和自我刺激行为等,若症状较轻,可以上学,反之不能上学。
因此我们首先应了解一下,自闭症的儿童可能出现的症状表现~
1.语言沟通障碍:自闭症儿童中约有一半缺少语言沟通能力,他们常常会因为不理解问题的意思而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或者直接处于充耳不闻的状态。而且,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常常鹦鹉学舌,重复提问者的问题。问答时,“你”“我”“他”也分不清楚。
2.社会交往障碍:由于存在语言障碍,自闭症儿童无法和同学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所以常会有回避别人目光、对呼唤缺少反应、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的表现,这导致该病儿童无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于是,在同学、老师、家人眼里,常会看到该病儿童总是躲在角落里自己玩,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和其他同学产生互动。
3.刻板和自我刺激行为:自闭症儿童兴趣范围比较狭窄,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活动、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且行为常常刻板重复,比如一个瓶盖可以持续玩数小时,若被打断,则焦虑不安哭闹,甚至有反抗行为。另外,部分自闭症儿童会有自我刺激行为,比如在课堂上发出声音(或笑声)或课间在地上打滚,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4.智能和认知障碍:多数自闭症儿童伴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导致智能发展低下,包括智力低于同龄人、操作智商高于言语智商等。
因此,从以上症状可以得知,若自闭症儿童想要上学,症状要相对轻微,必须拥有上学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简单来说,至少应掌握以下技能:
1.具备有一定的行为规范:保证自闭症儿童基本能坐下来一节课。而且,上课的时候要能遵守课堂纪律,不到处乱跑、捣乱。
2.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要具备简单的语言交流功能,最起码能够表达自己的一些需求、意愿。
3.受教育年级和能力相匹配:要评估自闭症儿童的能力,选择匹配的班级。不过一般来说,患儿的能力和普通儿童也不能差太多,比如患儿年龄本应去四年级,但只能去一年级,这样也很难和同学融入一起,对孩子和家长都是巨大的挑战。
最后,对于自闭症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当患儿的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矫正至良好后,建议再入普通院校学习,必要时也可选择去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加拿大)布里吉特·哈里森,丽莎·圣-查尔斯,金翠.一起聊聊自闭症 与自闭症密切相关的55个问题[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9:161.
[2]相旭东.家庭教育指导丛书 身心发展与家庭教育[M].上海远东出版社,20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