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AIDS)的确诊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慎重做出诊断,且艾滋病的不同时期,诊断标准不同。如果曾有过不洁性行为或者怀疑自己感染,建议患者尽早就医,由医生做出专业性诊断。
首先是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
其次是临床表现:
1.急性期: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持续1~3周后自行缓解。
2.无症状期:一般无临床症状,部分可出现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一般为4~8年。
3.艾滋病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体征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最后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如HIV抗体阳性、CD4+T淋巴细胞数<200μl。
经过以上的诊断步骤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诊断标准来确诊。
1.急性期:患者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
2.无症状期: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3.艾滋病期: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加之以下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艾滋病。HIV抗体阳性,虽无下述表现或症状,但CD4+T淋巴细胞数<200μl,也可诊断为艾滋病。
(1)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1个月以上,体温高于38℃。
(2)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次数>3次/日。
(3)6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发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感染。
(6)肺孢子菌肺炎。
(7)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9)深部真菌感染。
(10)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11)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弓形虫脑病。
(14)青霉菌感染。
(15)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皮肤黏膜或内脏的卡波西肉瘤、淋巴瘤。
虽然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足以完全至于艾滋病,但及早的、科学的用药治疗,可以大大延长患者的生命,所以哪怕确诊也不要自暴自弃,坚持服药、坚持治疗,或许就能看到希望。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J].协和医学杂志,2022,13(2):203-226.
[2]李兰娟,任红主编.传染病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