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均表现为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清楚,但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即假性近视为功能性改变,适当休息后可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而真性近视为器质性改变,不能自然恢复。此外,二者在病因和治疗方面也有不同。
下面将从临床特点、病因,以及治疗三个方面分别说明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的区别~
1、临床特点不同
真性近视是眼球发生的器质性改变,眼球的前后轴变长,很难自我调整恢复;阿托品、托吡卡胺等药物进行散瞳验光后,视力无改变。
假性近视是眼球发生的功能性改变,多发生于青少年,视力可在数周或1-2个月内下降,适当休息后又可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阿托品等药物进行散瞳验光后视力恢复正常,屈光度数为正视眼或远视眼。
2、病因不同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是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
真性近视的产生原因至今依然不是十分明确,公认的看法是近视是由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发育因素导致的。
假性近视则是由于儿童、青少年由于长时期近距离用眼或不当用眼,引起调节紧张或痉挛,睫状肌疲劳,灵活性减退,视远时不能充分松弛,导致远视力减退,出现假性近视。
3、治疗不同
真性近视一旦形成是不可逆转的,虽然近视治疗的方法五花八门,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或治疗仪可以治好真性近视,真正有效的矫治方法是戴眼镜和做手术。戴合适的眼镜仍然是矫正真性近视最主要、最常用的手段,也是理想的方法。
假性近视的治疗要点是采取一些方法松弛睫状肌,一般可选择托吡卡胺滴眼液调节眼部的紧张和疲劳,从而改善病情的状况。此外,还可通过按摩眼部穴位促进眼部疲劳的缓解,之后再通过健康教育、生理干预以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积极的改善用眼不良的情况,保证眼部的劳逸结合,掌握正确的用眼方式,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
真假近视不能混为一谈,因此,出现视远不清楚的症状时,不能盲目认为是近视,需要及时到眼科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如果是假性近视也不能忽视它的严重性,它可能是真性近视前的一个“预警”,提醒近期“用眼过度”了,若是继续保持这样的“用眼量”,那么假性近视很可能“变假为真”!
参考文献
[1]唐美.青少年假性近视治疗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20(9):203.
[2]詹汉英,张艳,涂海霞主编.眼健康知识必读[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8):7.
[3]邵毅,赵学英,刘毅主编.眼科疾病的治疗与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6(09):35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