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痔疮后,很多患者会有疼痛、便血、瘙痒等症状,于是就会认为是感染导致,从而私自用一些消炎药来缓解症状。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痔疮的发生和炎症反应无关,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应用消炎药,除非伴有明显的感染情况。
痔疮多见于经常站立和久坐者,主要是因为直肠末端黏膜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而致,会形成一个或多个柔软静脉团。该柔软静脉团临床上称为痔核,若位于肛门内称为内痔,位于肛门外称为外痔。
因此,服用消炎药对于单纯的痔疮没有实际治疗效果,并不能使痔核缩小。
但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痔疮未进行有效治疗,或者生活中卫生习惯差,或者痔核反复脱垂破裂出血等,可能会导致痔疮并发感染,出现溃疡、红肿症状。此种情况下,可以遵医嘱吃消炎药物,如头孢地尼、头孢拉定,还可以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软膏、四环素软膏等,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
另外,痔疮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便后温水坐浴,既能清洁痔疮和肛门附近的污渍,减少刺激和预防感染,又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排便时增加的肌肉张力。必要时还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可起到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最后,提醒各位痔疮人群,生活中应保持肛周及会阴部清洁,便后及时清洗,以及不穿紧身或粗糙内裤,穿柔软、宽松、透气性好的纯棉内裤等,有助于预防痔疮感染。
参考文献
[1]张石革主编.药店药师常见病用药指导手册[M].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07:280.
[2]袁和学主编.肛肠保健与疾病防治[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