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证明自己,当外界没有给自己理想的反馈或关注时,会立刻感到沮丧。
有人会问,“内在自我”的吵闹是什么?我们来看一些其他可能会有的体验:
明知道只是遇到小困难,也会感觉特别烦躁、懊恼;
总是隐约感觉焦虑不安,难以完全放松;
只愿意和与自己相似的人交流;发现身边人有不同观点,会立刻关上心门。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下,我们的内在自我是吵闹还是安静,变得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了我们的人生走向和幸福感。
总是被焦虑困扰,是因为你的内在自我是“吵闹”的
心理学家J.Bauer和H.Wayment(2008)曾提出过一个与处理焦虑息息相关的概念:“宁静的自我(quietego)”。它谈及的是,当我们的自我能够处在一个更宁静的状态中时,我们解读自己和他人的方式会更客观、更能从多种复杂、甚至是相互冲突的角度看待事物。自我宁静的状态能够使我们更少产生焦虑。
而与自我宁静相对应的状态,则被称为“吵闹的自我(noisyego)”。
当内在自我吵闹时,我们会过度关注自身的利益(excessiveself-interest),关注“如何才能得到我想要的”。我们总是试图提前看到所有可能的危险和障碍,再以当下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应对。因此,我们的很多选择都是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可是我们不能忍受眼下短期的不适,也就无法获得那些需要暂时忍耐才能得到的、更深层的满足感。同时,它还会让我们对困难和压力特别敏感——碰到一点点问题,都像是遇到了天大的麻烦。
*吵闹的自我,会影响我们对焦虑感的体验。
生而为人,焦虑是我们最基本的情绪之一,它本身不可避免。虽然会令我们感到不适,它也有重要的存在意义和作用,比如,它提醒我们评估潜在的风险可能,也鞭策我们提前做好准备。然而,同样是面对焦虑,每个人的体验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研究发现,内在自我吵闹的人,对于环境中潜在的威胁更加敏感、更容易从负面角度解读信息、也更容易回忆起那些令ta们感到焦虑的场景(Rascovar,2015;Gidron,2013)。
而宁静的自我,则会让人减少不必要的焦虑。Ta们不会对环境中的威胁过度敏感、也能够从较为中立的角度解读信息,做出更加清醒而自主的判断和行为。比如:工作中,老板给了我一个有难度的机会。这些时候,我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焦虑,但我体验到这种焦虑的方式可以不同。
一种体验是,我会放大这个机会中暗藏的威胁——我可能暴露出我能力的短板,让老板失望、被同事嘲笑……这是内在自我吵闹的情况下,人们通常体验和应对焦虑的方式。因为ta们自带一层负面滤镜,这种滤镜下,ta们眼中的世界是充满焦虑、困难重重的,ta们自己也是虚弱而无力的。
而另一种体验则是,我会感到紧张,但我能够意识到当下这份焦虑的功能性。它让我更加重视这个机会,提醒我为它进行更周全的准备。有宁静自我的人,更可能以这种方式体验焦虑。Ta们对眼前的挑战感到新奇、兴奋。比起可能的失败,ta们更在意的是,这个机会能够带来的回馈和成长。Ta们也往往能够顶住压力、接受挑战。
为了让焦虑不成为人生阻力,我们需要与吵闹的自我相对应的、“宁静”的自我。
“宁静的自我”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在生活中,一个拥有“宁静自我”的人:
大部分情况下,与人相处时都能感到安宁、自在。
明白什么是自己做得到的,什么是做不到的,较少因外界反馈而怀疑自己、感到沮丧。
能够以平和、甚至期待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困难,将目光放在长远目标上。
在需要专注、紧张的时候可以完全沉浸其中,而需要休息的时候又可以彻底放松。
“宁静的自我”不是先天获得的,而是通过自我发展、成熟才能获得的。当我们说一个人“自我很宁静”时,ta拥有一种更均衡、且更具成长性的心理姿态。均衡(Balance)是指,这个人能够平衡ta对于自我和他人的考量——既不会过度关注自身、也不会因过分照顾他人而迷失自己。
*研究表明,自我越宁静,人们就越不容易在未来为焦虑所扰。
那么,如何才能在自己的内在养成“宁静自我”?
Bauer认为,想要自我变得更加成熟而宁静,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做出努力。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始尝试(Bauer&Wayment,2008):
1.有距离的觉察(Detachedawareness)
你要在自身与情绪之间,拉出一段用来观察的距离。这个距离能够帮助我们在负面情绪的压力下,也看到长远的目标、看到忍耐当下负面情绪的意义,也质疑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否合理。
(“我现在心跳很快、手也有点抖。虽然现在很紧张,但它也能够让我在演讲前振奋起来。这个演讲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对我造成太大的影响,我没有必要过分陷入焦虑。”)
2.容性身份(Inclusiveidentity)
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塑造自己作为“群体中一份子”的身份。换句话说,我们要能够意识到,“我”与他人是“相互依存”的(interdependent)。
具体应当如何做呢?下一次,和身边人意见不合、感到烦躁时,你可以先进行一个深呼吸,让自己从烦躁的感受中抽身。然后,试着找找和对方之间深层的共同点。
例如:我认为planA好,对方认为planB好,但我们的目标都是把这个project做好。而意见不同说明了,对方能够从不同角度帮我们共同加深对这个project的理解,而这对于最终成果是有益的。
从这样一些小事练起,我们会渐渐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作为“命运共同体”而存在,从而发展出更具包容性的身份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身也会变得更接纳,心态更开放。
3.成长(Growth)
一个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相信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不会永远是当下的模样。因此,ta们有耐心和动力,去激励自己和他人的成长。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要转变看法,以成长性的视角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事件——这件事能带给我什么成长吗?它能协助我帮助他人获得成长吗?这种焦点的转换,本身就能够缓解我们在面对困境时的焦虑感。
最后,我们想要强调的是,获得宁静自我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持久地做出努力。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