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性是如何影响你的?
心理学家Dugas认为,面对不确定性,人可能会激发出难以忍耐的焦虑感(intoleranceofuncertainty)。
在他的理论模型里,焦虑感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
①认知逃避,抗拒做没有把握的事。
你身边可能有这样的人:
只答没有难度的问题,只做非常安全的项目,只跟能掌控的人交朋友。
这些人有认知逃避的特点。他们只想呆在舒适区,做能力范围内的、不会失败的任务。
而不确定性带来一些新的挑战,打破固有模式。导致他们失去控制感,产生对未知的恐惧和焦虑。
②负面思维,觉得自己缺乏能力,无法应对可能的困难。
有负面思维的人,经常感觉:“太困难了,我一定会搞砸的。”对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信心。
他们也习惯从最坏的角度想问题,认为:“如果遇到……情况,那我该怎么办?”害怕失败和伤害降临到自己头上。
所以在未知的环境里,他们可能脑补出很多糟糕的结果,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
③忧患意识过强,认为焦虑和担忧具有积极影响。
你可能听过这样的说法:“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有些人即便在安全的环境里,也要考虑那些意外的情况。觉得只有考虑到最坏的结果,遇到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在他们眼中,焦虑并不是坏事。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危机、存活下来。所以面对不确定性,他们往往会过度警惕。
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positivecoping)
Snyder等心理学家发现三个可行的策略:
①即时的问题解决(immediateproblem-solving)。你可以问自己:“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我遇到了哪些困难?”“对于这些困难,有哪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积极去想怎么办,而不是任由自己沉浸在恐惧等负面情绪中。
②根本原因的处理(root-causesolving)。为什么不确定性让你如此害怕?根本原因是过去的阴影,能力缺乏还是灾难化等负面思维?
勘探未知焦虑背后的深层因素,然后对这个部分进行工作,确保在治标的同时治本。
③心灵的成长(spiritualgrowth)。当未知的环境让你感到恐惧时,努力转化这种负面情绪,让它变为心灵成长的养分。
比如害怕踏入陌生的领域,很可能是由于你的目标定向是表现目标——太过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害怕失败会被瞧不起。
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自我反思,从表现目标转型为掌握目标——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工作,把关注点放在自我提升上。这样一来,危机也能变为心灵成长的机遇。
提高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不断在实践中证明“我能行”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不同情况、成功达到目标,他们在现实中往往发挥得更好。这种信念被心理学家AlbertBandura定义为自我效能感。
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极大地影响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当一个人自我效能感增强时,他更有勇气去面对挑战,做出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
所以要破除对未知的恐惧,你可以不断去积累小小的、成功的经验。比如觉得自己统筹能力弱。那就先带领2-3人的小团队,完成一个难度适中的项目。
当你在陌生领域不断验证“我可以做到”,那自我效能感就不断提升,更有面对未来的信心。
内化积极的榜样和含义(positiveinternalization)。
当我们对未知感到恐惧,可以多跟那些从容淡定的人交流,学习他们好的思考和行为模式。
比如焦虑感很强的时候问自己:“如果XXX处于我现在的情况,他会怎么做?”通过内化积极榜样的力量,降低负面情绪带来的困扰。
就像我的很多来访者那样。
他们刚开始很害怕不确定性。但是当看到身边有人能从容地面对未知,并且适应得很好时,心里像是多了一颗北极星,看不清方向的焦虑和担心也极大地缓解。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