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即发热,发热属于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射,机体可以经过体温的上调来起到清除体内病毒的作用,但是并没有研究表明自身抵抗力越好,发热的度数越高。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每位感染者的发热持续时间不同,部分感染者属于一过性发热,部分感染者会出现持续发热,但也有极少数感染者不会表现出发热的情况。病毒侵犯机体后,会导致机体出现炎性反应,时常会伴随着发热症状。此时通过发热可以清除体内的部分炎症因子,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但是并不能说明机体的抵抗力越好,发热度数越高,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发热时体温未超过38.5℃者,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比如温水擦浴、贴退热贴,还可以使用温凉的毛巾擦拭腋窝、大腿根等大血管走行的部位,从而带走身体多余的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如果体温超过38.5℃,在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物,比如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上述药物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外周血管扩张、出汗,从而达到退热的作用。
目前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时期,如果不慎感染,居家期间建议适当活动,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增加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可以选择平板支撑、俯卧撑、瑜伽训练等。如果出现持续3天高热不退的情况,建议到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完善血常规检查等,明确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