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症状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症状,畏寒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一个症状,但并不具备特异性,一般所有导致发热的疾病都会出现畏寒等症状,如普通感冒、炎症,因此需要通过相关检查进行鉴别后再处置。
1、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由于病毒的入侵,机体在与病毒斗争时,免疫系统活跃,此时机体产热大于散热,就会出现发热的症状,机体体温与外界温差增大,此时对外界的温度更为敏感,就会出现畏寒的现象。若温度超过38.5℃,应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如吲哚美辛栓、布洛芬缓释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若温度未超过38.5℃,应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等,以尽快降低体温。
2、普通感冒:感冒出现畏寒现象的机制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相同,都是因为免疫系统在杀灭微生物时产生的活性物质使体温升高,体温室温差较大导致畏寒,此时可给予保暖,减少热量散失,并给予冷敷,暂时降低局部温度,保证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药物可选择布洛芬缓释片等,并及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是细菌感染造成的感冒,治疗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病毒感染时使用抗病毒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等。
3、炎症:因各种原因导致机体出现炎症时,炎性物质持续刺激机体,也会导致机体发热,机体与外界温差越大,畏寒越明显,针对畏寒症状的处理与感染新冠时畏寒的处理一致。此外还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金葡菌感染时使用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等进行治疗。
如果在特殊时期出现了畏寒的症状,应及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明确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根据结果选择相应处理方式。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应居家观察或治疗。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出现了呼吸困难等严重的情况,应及时前往呼吸内科就诊,完善肺部CT等检查,遵医嘱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