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严重程度通常分4个等级,即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通常是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判断。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通常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以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1、轻型:轻型的患者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2、普通型:普通型的患者具有上述临床表现,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
3、重型:重型成人或者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即出现气促,RR≥30次/分,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海拔超过1000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760/大气压(mmHg)],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即持续高热超过3天,出现气促(<2月龄RR≥60次/分,2-12月龄RR≥50次/分,1-5岁RR≥40次/分,>5岁RR≥30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辅助呼吸(鼻翼扇动、三凹征),出现嗜睡、惊厥、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4、危重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即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出现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因此,如果患者符合以上重症或危重型的标准,建议及时到医院或相关机构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查,避免病情加重后导致身体健康受损,同时需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病毒传染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