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烧在临床中指发热,发热39.3℃是否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需要根据病史、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建议可以先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来筛查。
1、是: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环境,存在经气溶胶感染的可能。如果体温39.3℃,并且曾去往中高风险地区或密切接触过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并且没有及时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则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容易增加。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主要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的临床表现,以及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可能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则此时发热的情况可能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
2、不是:出现发热的情况不是只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才可出现,还有可能是感冒、结核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等原因,而其中感冒出现的症状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相似,所以很难进行区别。若病史中没有接触过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患者,则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几率较低,一般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大多都会呈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