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慢性中耳炎致左耳流脓10年,药物治疗解决困扰

2023-11-24 17:28阅读:

手机浏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男、61岁,3天前因感冒后再次出现左耳疼痛,伴有左耳流脓,不伴发热、头晕、头痛等症状,遂于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给予患者血常规、纯音听阈测定、CT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慢性中耳炎。给予口服+外用药物治疗,治疗后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明显好转。


【基本信息】男、61岁

【疾病类型】慢性中耳炎

【就诊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1月

【治疗方案】口服(头孢克肟胶囊)+外用(过氧化氢溶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治疗周期】居家治疗2周

【治疗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明显好转


一、初次面诊

患者步入诊室时呈急性痛苦面容,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得知:既往存在左耳流脓病史10年,未予重视,每次自行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外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症状一般在感冒后反复出现,伴有听力下降、不同程度的耳鸣等,严重影响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3天前因感冒后再次出现左耳流脓、流水,不伴有发热、头晕、头痛等症状,来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

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取外耳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纯音听阈测定提示:左耳传导性耳聋;颞骨CT提示慢性中耳炎;电子耳内窥镜检查提示:鼓膜紧张部穿孔,中耳腔黏膜充血,见少量脓性分泌物。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以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jpg


二、治疗经过

向患者交代病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绿脓杆菌次之,根据经验选用广谱头孢三代口服抗生素(头孢克肟胶囊),同时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外耳道,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点耳。

除必要的治疗外,生活中同样需要注意,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为主;治疗期间注意休息。耳道停止流水、流脓干燥后,可考虑行鼓膜修补术提高患者听力,减少炎症发作次数。


三、治疗效果

经过上述病情沟通,患者对本疾病有了一定了解,了解到反复发作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会导致颅内外的并发症。经过2周口服药物+外耳道冲洗+外用药物治疗后,患者耳道流脓、耳痛症状明显缓解,听力略有提高,同时加强锻炼,避免着凉,以减少中耳炎发作频率。综上,患者共居家治疗2周,目前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明显好转。


四、注意事项

很欣慰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临床上慢性中耳炎的患者很常见,多数患者自认为这个病很常见,未予以足够重视,其实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会导致颅内外的并发症,因此患者在控制症状后,建议行鼓膜修补术,以提高患者听力,减少炎症发作次数。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合理饮食。如果流脓症状加重,或出现发热、头痛、头晕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复诊。


五、个人感悟

如果门诊上遇到外耳道反复流脓的患者,首先应警惕患者有无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慢性中耳炎可能会并发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中耳胆固醇肉芽肿、隐匿性中耳炎等等。

对于慢性中耳炎患者而言,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锻炼身体,避免感冒着凉,注意卫生,洗澡时防止污水入耳,谨慎游泳。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本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出现上述症状后应及时就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分享:

90

相关推荐

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慢性中耳炎通常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分泌性中耳炎,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也就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因为鼓室里边也就是中耳腔里面有积液,有分泌物排出到体外,所以导致了中耳腔有积液积聚,影响听力。一般来说可以鼻腔用一些收缩黏膜的药物,通过喷鼻使中耳腔和鼻咽部连接的咽鼓管重新开放,使中耳腔的分泌物能得到及时的引流,从而治愈分泌性中耳炎。有时候如果是通过药物不能缓解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状,需要进行鼓膜穿刺或者是鼓膜置管,使中耳炎内外的压力保持平衡,保持空气在中耳腔能够流通,从而使中耳的炎症恢复正常。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特点是有鼓膜穿孔,有间断性的耳流脓,并且伴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又分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的。单纯型一般来说是指没有骨头破坏,没有胆脂瘤形成,通过消炎就可以,如果是遗留干性的鼓膜穿孔,在消炎之后可以做鼓膜修补。如果是骨疡型的说明有骨质破坏,消炎之后如果骨质破坏趋势仍然不能得到控制,需要进行手术,把炎症破坏掉的骨头清除掉,然后使炎症得到改善。如果是有胆脂瘤,就必须做手术,只有做手术才能清除胆脂瘤病变,使胆脂瘤不再发展。清理完病变以后,可以在清理干净病变的基础上来重建听力,包括鼓膜重建和听骨链重建,来改善中耳炎导致的听力下降。"

语音时长02:20''

袁先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2023/01/05收听(6739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2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