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痛麻木发凉,走路一瘸一拐?警惕下肢动脉狭窄

2023-09-24 19:04阅读:

手机浏览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位中年男性患者,3年前出现下肢麻木,发凉且疼痛,同时有间歇性跛行,1个月前症状明显加重,间歇性跛行距离明显减少,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下肢动脉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根据病变特点,建议患者采用微创介入治疗——药物球囊扩张狭窄动脉。术后患者血流通畅,半年随访后下肢症状消失,彩超提示下肢动脉血流通畅,效果显著。


【基本信息】男、57岁

【疾病类型】下肢动脉狭窄

【就诊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2月

【治疗方案】药物球囊扩张术+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贝前列素钠)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1个月、半年后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术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消失,半年后复查血流通畅


一、初次面诊

2021年12月,一位57岁男性患者因“右下肢痛、麻木伴有发凉3年,加重1个月”为主诉来我科门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肢疼痛、发凉,伴麻木,出现间歇性跛行,跛行距离为100米。后症状逐渐加重,1个月前间歇性跛行距离缩短至50米。门诊行下肢动脉彩超提示:双下肢动脉硬化,右下肢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局部闭塞。追问病史,患者之前有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脑梗,有长达30多年的吸烟史,2-3盒/天。 近来饮食睡眠尚可,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680085.jpeg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因患者基础疾病较多,且平素依从性较差,因此请相关科室调节血压、血糖,为进一步评估患者下肢动脉缺血程度,行下肢动脉CTA提示:右侧髂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右侧腘动脉断续显影。考虑患者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管腔狭窄,血流不足,肢体远端缺血。因患者目前间歇性跛行距离较短,属于重度缺血,考虑患者长期吸烟,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管条件较差,建议患者行微创的腔内治疗。由于患者术后有再闭塞的风险,为避免支架植入后再狭窄问题的发生,因此首选药物球囊扩张。术中药物球囊扩张后,血管管腔明显扩大,血流速度加快,无明显弹性回缩及夹层发生,无需进行补救性支架植入。患者术后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扩血管药物贝前列素钠,1周后痊愈出院。


三、治疗效果

患者术后效果显著,下肢疼痛、发凉症状消失,间歇性跛行距离明显改善。可触及右下肢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术后麻木症状逐渐缓解,出院后行走距离超过600米未出现下肢疼痛症状。出院后1个月、半年门诊复查彩超,可见患者下肢血流通畅,间跛距离在600-800米,静息状态下无明显的下肢麻木、发凉、冷感。


四、注意事项

对于本例患者通过药物球囊扩张和部分药物治疗动脉血流通畅,效果显著,为此感到很欣慰。以下是对于个人生活和术后的注意事项:

1、动脉狭窄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而来,因此,患者在治疗后也需要绝对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绝对戒烟、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进行运动、功能锻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2、动脉狭窄介入手术治疗后,都有再次复发的风险,手术后并不是一劳永逸,需要患者规律复查,遵医嘱吃好口服药,如再次出现下肢动脉缺血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来处理。


五、个人感悟

动脉狭窄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动脉狭窄性疾病。本例患者下肢动脉狭窄造成的下肢动脉缺血、肢体麻木、发凉、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的出现,更是有很大的人群。动脉狭窄多是在动脉硬化基础上的斑块形成,内膜增厚,因此饮食运动的控制,绝对的戒烟戒酒对于动脉狭窄的病人尤为重要。此外,动脉狭窄并非动脉血栓,无法完全取出造成堵塞的内膜、斑块。因此,切勿轻信斑块溶解等不正规、不准确的治疗和说法,一定要到专业的血管外科就诊。

分享:

77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