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什么引起的

2023-11-23 15:07阅读:

手机浏览

引起贫血的原因较多,机制比较复杂,常见原因如下:

1、出血性贫血:如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

2、溶血性贫血:即红细胞破坏导致的贫血,溶血导致贫血的原因较多,如血管外和血管内的原因以及与免疫、感染相关的原因;

3、骨髓原因:由于骨髓造血障碍而导致的贫血,比如各种原发于骨髓的疾病会导致贫血。骨髓是造血的主要器官,如果患者营养不良、缺铁、缺叶酸或者维生素B,骨髓会导致无效造血。

所以如果发现贫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找原因,明确患者是否有慢性失血病史,通过急性黄疸、贫血、网织红细胞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判断患者是否有急性溶血。虽然不同贫血的发病机制不同,但患者症状相似,比如头晕、乏力、食欲差、心慌、胸闷。中重度贫血患者需要早期干预治疗,所以一旦发现贫血,需要早期就诊,通过医生的检查判断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

分享:

56

相关推荐

贫血是什么引起的

"贫血造成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大类:一、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也叫溶血性贫血;三、失血性贫血。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的异常,均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可形成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的贫血,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包括白血病等,也可以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的贫血,包括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受损所致的贫血。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硬化症、各种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以及各种感染、非感染性骨髓炎,均可因损伤骨髓基质、基质细胞造血微环境异常,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的贫血,干细胞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等,也可以造成慢性病性贫血。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的贫血,是指造血细胞增殖、分化、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如蛋白质、铁、维生素缺乏,导致的红细胞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的贫血,也就是常说的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失血性贫血往往合并缺铁性贫血。"

语音时长02:09''

孙明丽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3/01/21收听(234)

怎么判断是什么贫血

"贫血的判断在外周血常规里可以判断是否有贫血。如果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正常值就提示是贫血,其它的指标实际上还可以看红细胞的计数以及红细胞体积,低于正常值都提示是贫血。也可以通过血红蛋白的浓度来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比如血红蛋白的浓度是大于90g\/L,但它低于正常值就称为轻度贫血。如果血红蛋白浓度在60-90g\/L提示是中度贫血,如果是血红蛋白浓度在30-59g\/L就提示重症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小于30g\/L就提示是极重的贫血。重度以及极重度贫血都有生命危险,所以建议积极的支持治疗,同时也要去寻找病因,来针对病因来治疗之一。处在中度贫血时要结合患者的既往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输血的对症支持治疗,所以一定要结合患者的个体化以及病情的急和缓,以及既往疾病的病情情况来判断。因为输血也有风险,比如增加感染的风险或者输血反应的风险。还可以通过血常规来判断是哪一种类型的贫血,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巨细胞性贫血,以及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要通过血常规里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及平均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浓度来判断,症状只是红细胞体积是80-100FL,平均血红蛋白的浓度是在32%-35%,如果它的值大于正常值,就提示大细胞性贫血。如果它的值在正常范围,也提示正常细胞性贫血,如果它的值比如红细胞平均体积是小于80,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小于32%,就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不同的分类可以见于相应的疾病,比如大细胞贫血可以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伴有网织红细胞大量增生的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性贫血,以及肝脏相关疾病导致的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可以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见缺铁性贫血,以及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所以通过血常规的结果不仅仅可以判断是否是贫血以及严重程度,还可以把贫血进行细胞学的分类。"

语音时长03:36''

吴春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3/11/08收听(2843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