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的肠道疾病,据报道普通人群中肠镜检查肠息肉的检出率超过三分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肠息肉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尤其>50岁的男性中肠息肉的检出率接近50%。肠息肉常常没有症状,大多数都是体检时发现的,那么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应该怎么办呢?
一、先看看什么是肠息肉
肠息肉实际上就是肠黏膜表面上所有隆起性的病变的总称,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肉疙瘩。这种肉疙瘩可长在整个消化道,但以大肠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多,其大小直径可自2毫米至20毫米以上不等,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肠息肉。
内镜下根据息肉外观可分为:菜花样息肉,乳头状息肉,桥状息肉,广基息肉,带蒂息肉等。病理活检又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型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最多见的一种,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型腺瘤三种。
二、为什么会长肠息肉
1、遗传因素
息肉就像是人的相貌特征一样,也是具有遗传性的,在临床上就发现,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有些息肉的形成与基因突变以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基因突变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差异。
2、生活饮食习惯
肠息肉跟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系,尤其是经常吃辛辣刺激、腌制的食物,吃高蛋白、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食物,特别是有人爱吃红肉,红肉中含有可以导致息肉生长的亚铁血红素等成分,就容易形成息肉。另外,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身体肥胖的人,息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3、炎症刺激
肠道炎症刺激是息肉形成主要的原因,因为受到长期的慢性炎症的刺激,使得肠部分表面的黏膜受刺激形成慢性增生,长期的增生以后会导致肠息肉形成。肠道慢性炎症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等。
三、为什么说肠息肉和肠癌关系密切
肠息肉可以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息肉两种,其中肿瘤性息肉占70%~80%。非肿瘤性息肉主要由增生性息肉和炎症引起的息肉,通常不会变成恶性肿瘤。而肿瘤性息肉常见的是腺瘤样息肉,如果不治疗,几年后约有10%的概率发展为肠癌。统计表明,90%的大肠癌都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的。肠息肉的癌变率与息肉的组织类型、大小、部位以及年龄等因素有关。
从部位看:直肠和乙状结肠腺瘤发病率和癌变率最高,横结肠最低。
从大小看:1cm以下的腺瘤癌变率为1%-2%,1~2cm的腺瘤癌变率为10%~20%,2cm以上的腺瘤癌变率为30%~60%。
从单发还是多发看:单发的癌变率为20%~30%,多发的癌变率为30%~80%。
从年龄看:40~60岁的息肉癌变率为10%~20%,60~69岁癌变率为15%~25%,70岁以上的癌变率为>30%,80岁以上为>50%。
从病理类型看:癌变率分别为管状腺瘤的2%~6%,绒毛管状腺瘤10%~30%,绒毛腺瘤20%~50%。
四、发现了肠息肉应该怎么办?
一般来说对于肠息肉的处理原则是一旦发现,即刻在肠镜下切除,并作病理活检,并要定期复查。
因为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癌前病变,相当于肠道有一个“定时炸弹”,随着息肉的增大,数目的增加,癌变机会也迅速增大,即使是炎症性息肉(过去认为不会癌变),但随着息肉的增大,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临床症状,如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而且,长大之后,也有腺瘤发生改变的可能。所以说任何息肉都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发现有肠息肉,无论什么性质,都应尽早切除,以绝后患。
五、肠息肉切除后还会复发吗
肠息肉切完之后仍然有可能复发,也就是说,将息肉切除之后,可能会重新长出息肉。一般息肉大于1cm厘米,将其切除后,就有一定几率会复发,若切除时没有切除干净,其复发可能性将会更高。对于一些身体比较肥胖、自身血脂较高的人来说,他们复发的概率也比较高,有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更是息肉复发的高发人群。另外,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部分区域容易被遮挡,进而出现切除不完全的情况,让肠息肉仍然存在。因此,肠息肉摘除后也不要掉以轻心,必须定期随访,定期复查肠镜,一旦发现息肉仍需内镜下切除。
六、切除息肉后怎样定期复查
如果是单个良性息肉,刚开始每年需复查一次大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肠镜。
如果是多发良性息肉,应该每年复查一次肠镜检查。
如果是分块切除的无蒂型息肉,应该在术后的3~6个月复查肠镜;
如果是单个直径小于1cm的腺瘤性息肉,可以每年复查一次肠镜检查。
如果是多发的或者直径大于10cm的腺瘤性息肉,特别是有绒毛结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在息肉切除术后的3~6个月进行复查;
若发现癌变的息肉,切除后应更加密切地复查。
七、怎样减少肠息肉复发
1、调整饮食生活习惯
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特别是红肉如猪、牛、羊肉等。多吃膳食纤维,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粗粮,比如说小米、玉米、大麦、燕、麦荞麦。还有一些蔬菜水果,比如说芹菜、韭菜、菠菜、白菜、苹果、香蕉、橘子、桃子等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坚持做到早睡早起,并且一天三餐要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戒掉喝酒、抽烟的习惯。
2、治疗肠道疾病
肠道感染和肠道菌群失调与肠息肉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肠道的慢性炎症应积极进行治疗,同时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减少菌群失调的发生,可以适当应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提供肠道的营养,制造醋酸和乳酸,酸化肠道,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并为肠细胞生长提供健康的环境,可降低肠细胞转化为息肉和癌变的可能性,预防肠道息肉的发生。
3、药物预防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和预防肠息肉药物,过去认为非甾体类抗炎药对于大肠息肉及直肠癌有明显地降低发病率作用,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降低结直肠腺瘤术后腺瘤的发生,舒林酸可用于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它能延缓息肉的生长和降低癌变机会,从而减少结肠切除率。另外也有使用钙剂、叶酸、二甲双胍等药物治疗肠息肉的研究,但远期疗效尚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