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上午大查房,病人一声不吭倦曲在床上,这几天陪伴她的只有她母亲。我曾听她母亲讲起过病人小时候的不幸的经历(涉及隐私,不叙述)。加之近半年的疾病的困扰,病人已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特别是前一天造口经过护师处理后原本只需一天换一个袋子,却连续被病人撕掉了三个。问她为何这么做?只是轻松地回答了三个字:不舒服。看来不得不现场做做思想工作,取得她的配合。
“既然来了就应该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你好,只是你的病情比较复杂,需要给我们一定的时间,而这个过程只能分阶段一步步来。在这过程中,如果觉得有问题可以随时与我们沟通。如果你再换个地方,这些治疗也是必须的,但却会耽误你的病情增加你的病痛。现在我们冒着风险把你收住下来,必须要有你的配合,我们一起努力把你的病治好”!当着十几个医护人员的面讲这么多,明显罗嗦了,但让人庆幸的是,病人也从这一次的谈话中,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慢慢的趋向于接受。“嗯了”二声,致辞也不再说话,从内心的读白,可能经过了在其他医院多次的治疗,已经变得淡漠,面对着我,面对身边一群无私且善意的医护人员,慢慢的,发现对于以后的治疗明显的积极了,看到这样的情况,不禁让我长吁了一口气,病人能够主动的接受配合治疗,一场漫长的准备工作也致辞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