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登录
    极速咨询
    银屑病中医辨证诊断:另一种角度的分型鉴别
    2023-07-31 02:01:12阅读96630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银屑病中医辨证诊断:另一种角度的分型鉴别

    不少人喜欢看中医,其实我们的祖国医学在很多疾病的防治方面都有优势。那在中医里面银屑病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能看中医呢?

    先来看看目前中医里面银屑病的证型,大致分为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热毒炽盛证、湿热蕴结证、风湿痹阻证等六大基本证型,以此对应银屑病的不同类型。

    第一类、血热证

    本型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的进行期,具体表现为新发皮损不断出现,颜色鲜红,多呈点滴状,上覆银白色鳞屑,鳞屑多且易脱落。

    可伴有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常伴有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便秘溲赤等全身症状。舌质红或绛,舌苔白或黄,脉弦滑或数。

    第二类、血燥证

    本型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消退期,皮损为环状或边缘消退状,鳞屑容易脱落,皮色淡红或暗红,病情稳定,无新发皮损。

    可伴口干咽燥,女性月经量少。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或缓。

    第三类、血瘀证

    多见于银屑病久治不愈者,相当于寻常型银屑病的静止期。

    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经年不愈,皮损为紫黯斑块或色素沉着,鳞屑较厚,有的呈蛎壳状,或伴有关节活动不利。舌有瘀斑,苔薄,脉细涩。

    第四类、热毒炽盛证

    多见于红皮病型银屑病,周身皮肤潮红,大量糠皮样脱屑,掌跖呈整片的角质剥脱,可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和不同程度的发热等全身症状。

    同时伴有关节疼痛和肿胀。常伴发热、烦躁、便秘溲赤。舌绛红,苔黄,脉弦数。

    第五类、湿热蕴结证

    多见于脓疱型银屑病,皮损泛发全身,损害上有密集针头或米粒大小的脓疱,或脓疱融合成脓湖;脓疱消退,表面有不典型银屑病鳞屑。

    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或有沟纹,脉弦滑数。

    第六类、风湿痹阻证

    多见于关节型银屑病,疹基底皮肤颜色较淡,鳞屑色白较厚,瘙痒轻。伴关节肿胀疼痛,减至关节畸形,活动障碍,遇冷加重,遇热减轻,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脉弦滑。

    银屑病患者什么时候需要进行中医诊断?

    不少人不太清楚,什么时候看中医更有优势?

    其实,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理论对于治疗银屑病具有独特优势。

    研究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可以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提供更为客观的分型依据和辨证指导,因此在西医治疗对患者不良影响较大,且不耐受时,可进行中医诊断。

    对于银屑病的中医证候相关的研究,可以更多采用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的方法,以统计学方法统计大范围的样本数据,对证型分布特点、与之相关的实验室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银屑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规律,优化诊断标准,提高诊疗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宇超,白彦萍,王磊.银屑病的中医证候研究进展[J].贵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3(05):90-94.

    [2]毛威,黄琦,吕宾主编.浙江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第2版[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4):254.

    免费图文问诊
    由AI大模型提供预诊服务
    进入咨询免费
    性病科医生推荐
    相关推荐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