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良生活习惯和部分慢性病往往会伴随血粘度升高,如抽烟、无规律起居、肥胖、高血压、慢性炎症等,血液黏稠就会让血液流速减慢,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动脉壁易磨损、诱发心梗、脑梗、动脉硬化、血栓等问题,如果身体经常出现晨起头痛、眩晕、视觉障碍、出血、下蹲时胸闷、午饭后犯困、劳动后气短或皮肤泛红等现象时,就可能预示着血粘度升高了,当发现血稠,应从以下几点调整生活方式。
1、补足水分
很多人血稠是由于喝水少、出汗多、血液浓缩所致,夏天这种情况尤为明显,喝水可使血液变稀,但要掌握好时机。一般来说,清晨起床、三餐前1小时、晚间就寝前可以喝大约200毫升温开水。
2、戒烟限酒
香烟中的各种毒性物质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凋亡,经常吸烟容易破坏人们的血管健康;大量饮酒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症状。
3、多吃素食
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肉食,动物内脏含有大量胆固醇,可增加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促使动脉硬化。甜食糖分多,能升高血中的甘油三酯,也可提升血液的黏稠度。故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补充营养,同时也可以降低血液方面的疾病。
4、多运动
血液黏稠的人应该多运动,有时间就多走走,运动一下,可以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变快,加快身体代谢,防止血液黏稠。推荐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轻中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当然运动之后不要忘记补充水分。
5、学会减压
中青年血稠往往与情绪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经常熬夜、睡眠质量差有关,建议放松心情、疏解压力、规律作息、保证睡眠,这样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