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约68万,死亡48万。胃癌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或者只有一些轻微的症状,大多数患者到医院时,病情基本都发展到了晚期。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30%,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所以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的重要。
什么是胃癌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或者未病先防。就是提前去除可能导致胃癌的病因,从源头上防止胃癌发生,也就是治未病。
胃癌的发生虽然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而我们可以完全控制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幽门螺杆菌,一个是亚硝酸盐。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约75%的胃癌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因此要预防胃癌,首先要预防和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提倡分餐制。
亚硝酸盐主要存在于腌渍食品、高盐食物、隔夜蔬菜中,所以要少吃或不吃腌菜。少吃或不吃烟熏和油煎的食物。不吃霉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二级预防:就是有病防变。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胃癌还没有发生之前,但已经发生了癌前疾病或者癌前病变,如果能提前发现,提前诊治,就能提高生存率和治愈率。
目前已知的胃癌癌前病变,主要有:萎缩性胃炎、腺瘤性息肉、胃溃疡、中重度异型增生,不完全性结肠型肠上皮化生、肥厚性胃炎等。对这些病变如能及时发现,就能进行有效干预,杜绝演变为胃癌。
三级预防:实际上已经不能算预防,就是亡羊补牢。
指的是对于确诊的胃癌患者,防止病情恶化,防止疾病致残,尽力恢复功能,促进康复,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乃至重返社会。
因为目前胃癌还不可能达到一级预防,也就是从病因上切断胃癌的发生,所以二级预防也就是有病防变,早期胃癌筛查才是预防胃癌最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胃癌早期筛查
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凡是年龄在40岁以上,属于胃癌风险人群,推荐进行胃功能血清学检测。胃功能检测包括胃蛋白酶原Ⅰ、Ⅱ、以及胃蛋白酶Ⅰ、Ⅱ比值,胃泌素、幽门螺杆菌抗体,或者呼气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根据胃功能检测的结果,通过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确定胃癌的高危人群、中危人群和低危人群。对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中危人群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低危人群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怎样进行早期胃癌筛查
第一步血清胃功能检测和幽门螺杆菌检测
血清胃功能检测是一种通过抽取静脉血2~3ml,测定其中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并加以综合分析从而辅助诊断胃黏膜疾病的方法,是一项无创、无痛、安全、经济的胃病检测方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可以通过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或者尿素呼气试验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第二步通过新型评分系统评分,确定胃癌风险
该系统包含5个变量,主要是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胃蛋白酶原比值、胃泌素含量,根据5个变量的赋值进行评分,总分0~23分,根据分值可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分为3个等级:
1、胃癌高风险人群(17~23分),胃癌发生的风险极高。
2、胃癌中风险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发生风险。
3、胃癌低风险人群(0~11分),胃癌发生的风险一般。
第三步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胃镜筛查
胃镜及其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普通内镜适用于发现进展期胃癌,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较低,早期胃癌的发现更依赖于检查者的内镜操作经验、电子或化学染色和放大内镜设备。因此,首先采用非侵入性诊断方法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继而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是更为可行的筛查策略。
什么是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指肿瘤仅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而且不论肿瘤有多大,有没有淋巴结转移都属于早期胃癌。由于早期胃癌病人,多数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医生不能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来诊断早期胃癌,而主要依靠胃镜以及胃镜下的活检来确定是不是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根据肿瘤的大小分为:小胃癌、微小胃癌和点状癌。
内镜下又将早期胃癌又分为:Ⅰ型(息肉样型)。Ⅱ型(浅表型)。Ⅲ型(溃疡型)。
由于早期胃癌无特异性症状,病人的就诊率低,因此开展胃癌的早期筛查,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早期胃癌一经确诊,首选内镜下切除。内镜治疗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内镜下切除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而且两者疗效基本相当。因此,国内外都推荐内镜下切除是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式。
出现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做胃镜检查
1、不明原因的消瘦并且食欲不好
如果平时的食欲正常并且体重也正常,突然间出现莫名的消瘦并且没有食欲感的时候,就要做一下胃镜检查排除胃癌和癌前疾病。
2、经常出现胃部症状
有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不适、腹痛、腹胀、烧心及反酸、吞咽不适、嗳气、呃逆等。由于胃癌没有特异性症状,如果经常有胃部症状就应及做胃镜检查。
3、出现呕血及黑便
出现呕血及黑便说明上消化道有出血,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出血,都应该及时做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以便治疗。
4、其他检查发现异常
如果抽血化验,彩超或者CT检查,发现异常提示有胃病的可能,例如抽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大便化验,潜血阳性。彩超或者CT等检查,发现胃壁增厚,胃占位性病变,那就及时需要做胃镜检查。
5、定期复查的患者
以前做过胃镜,发现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疣状胃炎等疾病,属于胃癌前期疾病,应每半年至一年定期接受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