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牙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为上皮细胞堆积、黏液腺分泌物潴留所致,还与牙胚角质残留有关,但不排除是黏液腺肿胀、病原菌感染引起,需结合具体情况,予以综合判断。
1、上皮细胞堆积:正常情况下,马牙多见于刚出生不久的小孩,可能是由于牙龈黏膜细胞正常代谢,使得局部上皮细胞堆积,可形成黄色斑块状“小牙”。此时多无需特殊处理,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
2、黏液腺分泌物潴留:因小孩黏液腺分泌旺盛,而黏液导管排出不畅,可使得分泌物在导管内过度蓄积,可发生局部导管肿胀、隆起的情况,故而表现为马牙外观。建议适当予以温水,促进分泌物的自行排出,不可挑破,以免发生感染。
3、牙胚角质残留:正常情况下,受精卵发育六周后,胚胎开始长出牙板,随着时间的推移,牙盘逐渐长出牙胚。牙胚可发生断裂。之后,便出现牙胚角质残留的情况,呈现为马牙。此时,属于生理情况,无需过度紧张,定期观察即可。
4、黏液腺肿胀:因口腔卫生不良或病原菌侵袭,使得牙龈黏液腺体发生肿胀,常表现为马牙的情况。需注意宝宝奶瓶的清洁,并做好乳头的清洁工作,以促进肿胀的消退。
5、病原菌感染:由于患儿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使得牙龈表面出现炎性反应,在局部可见有黄白色的斑块,伴有疼痛、肿胀等异常感觉。可使用淡盐水予以局部擦拭,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以促进患儿的口腔恢复。
需注意,发现马牙后,切勿用力摩擦和私自将马牙挑破,以免加重牙龈破损,使得局部感染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