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究竟是什么?
孩子天生活泼好动,甚至很顽皮,顽皮到什么程度,我们要怀疑可能患了多动症呢?即医学上所称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and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这就涉及到多动症的评判标准,简单的说,界定这些行为是不是一种疾病,要符合4个标准:
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第1个标准叫症状学标准,即我们所说的有症状。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是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在诊断量表中,前者有9项,包括粗心出错,注意力集中困难,好像没在听,不能独立完成某项任务,组织困难,回避需要持续注意的任务,丢东西,容易分心,健忘。多动和冲动也有9项表现:如过度活动,说话过多,不加思索的回答问题,难以安静玩游戏等等。
家长对着量表一看,觉得孩子似乎条条符合,这些孩子都是多动症?都需要接受治疗吗?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一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家长需要孩子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
学龄前期儿童:过分喧闹和捣乱,不好管理,惹人厌烦,明显的攻击性行为,经常惹祸,无法接受幼儿园教育。
学龄期儿童:不安静/好动,注意力难于集中,好发脾气/行为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伙伴关系不良,学习成绩不佳,对抗,不服从/有品行问题。
青少年时期:自己感到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做事不考虑后果,经常与父母顶嘴,与老师争执,与同学缺乏合作精神,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反应。
需要强调的是,在注意力问题上,我们需要考虑到孩子年龄、兴趣特点,各年龄阶段,孩子注意集中超过一定时间后,或者在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上出现"走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一个三四年级的孩子上课10分钟后就开始心不在焉,而且几乎所有课程都如此,甚至在生活饮食起居中也不能维持注意力10分钟以上,就要考虑存在注意力损害。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投入到少儿动画片,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的时间,不能作为注意力的评价标准,因为这种内容是"输入式"的,具有刺激性,其实对注意力的要求并不高,无法看出孩子能否主动维持注意力,以上症状符合后还要满足病程标准,这些症状必须维持6个月以上,这是第2个标准。
第3个标准是严重程度标准,即指这些行为已经给孩子造成学习成绩差,与家长、老师、同伴关系紧张,以及自尊心受损等一系列问题。
第4个标准是排除标准,其他疾病也可以给孩子造成多动的表现,比如智力低下,孤独症也同样有注意力差、多动的表现。
另外,在诊断时还要考虑到这些行为,至少要在两个以上不同的场所出现,比如学校和家庭,所以要询问不同的老师,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询问家长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多方面收集信息,才能更全面更客观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最终做出正确的判断。
多动症的治疗
孩子被确诊多动症后,需要老师、家长和医生共同参与治疗,只有采用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家庭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建议对4~5岁的学龄前患者以行为治疗为主,如行为治疗无效,考虑药物治疗;6~11岁学龄儿童首选药物治疗,推荐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的联合疗法;12岁到18岁患儿建议药物治疗首选,辅予心理治疗。对多动症儿童的家长应该进行父母培训,学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知识,如病因、临床表现、行为治疗方法、亲子关系改善和家庭教育,加强与孩子沟通互动,积极主动应对孩子的学习,情绪、交流等问题,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和帮助,家长要认识到对多动症孩子端正自我形象,恢复自尊心,振作精神和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的锻炼,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