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酯酶偏高有危险吗

2021-12-03 15:45阅读:

手机浏览

胆碱酯酶通常是抽空腹静脉血进行检测,其正常参考范围是5000-12000U/L,出现数值升高的情况是否有危险,需要根据引起升高的原因进行判断,可能是生理性因素造成的,此时不危险,不用担心,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者是脂肪肝、糖尿病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具体分析。

1、生理性因素:如经常熬夜、过于劳累、饮食过于油腻等,可能会导致胆碱酯酶轻微偏高,此情况多在改善生活习惯后可自行恢复,不用担心,并不危险。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由于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使机体的激素处于紊乱的状态,检测胆碱酯酶时可能会轻微高于正常数值,患者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不适症状,此时也不危险,应积极进行治疗,患者可以遵医嘱给予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改善病情。

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由于体内的叶酸以及维生素B12等营养成分不足,会使胆碱酯酶数值异常,患者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不适症状,如果积极干预,可以改善上述不适,此时并不危险。但如果不积极进行干预,患者可能会出现晕倒、呼吸困难等情况,此时比较严重,应注意咨询医生给予叶酸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补充。

4、脂肪肝:如果经查发现患者存在胆碱酯酶升高的改变,并且自身伴随肥胖,此时一般提示存在脂肪肝的可能性较大,如果长时间未予治疗,还会诱发其他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这属于比较危险的情况,建议及时调整饮食,并且积极进行身体锻炼,还需要在医生建议下使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双环醇片等药物治疗。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多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会使血糖水平升高,机体代谢旺盛,也容易使胆碱酯酶数值升高,患者会出现多尿、多饮、体重减轻等不适症状,糖尿病无法治愈,属于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患者应在医生建议下给予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降血糖治疗,积极控制好血糖,避免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另外,脑出血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患者会伴随脱髓鞘,致使胆碱酯酶一过性增高,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血管意外风险甚至生命危险,应及时配合医生采取手术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等。除上述疾病外,还可能为脑肿瘤、肾衰等引起,属于很危险的情况。

分享:

183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