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比率偏低,一般可以在血常规化验单中有所体现,可能是由于近期大量饮水或其他原因导致血液稀释,使淋巴细胞轻微降低,如果与正常值相差不大,则无需特殊处理,增强体育锻炼,定时复查血常规即可。此外,在妊娠期间也会出现上述情况,随着孕周增加,胎儿在不断生长、发育,中性粒细胞增加导致淋巴细胞比率降低。在临床中一些外界因素以及疾病影响,也会出现淋巴细胞比率降低。
一、外界因素:
1、药物: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是烷化剂等化疗药物,以及抗淋巴球蛋白等药物治疗,可以使淋巴细胞降低,如果出现淋巴细胞降低的情况,可以咨询医生选择停药或是更换药物;
2、放射物质:若在近期或较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放射线影响,会导致大量淋巴细胞死亡,会出现淋巴细胞降低的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避免接触放射线。
二、疾病因素:
1、感染性疾病:当患者出现蜂窝组织炎、腹腔感染以及由于感染引起的炎性疾病等,均会导致淋巴细胞比率降低。特别是机体存在急性细菌感染,病原体是化脓性球菌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会导致淋巴细胞比率降低,此时可给予抗菌治疗;出现病毒感染,如HIV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也会使淋巴细胞比率降低,应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减少被感染的几率;
2、免疫缺陷疾病:如果人体免疫功能出现问题,淋巴细胞比率也会减少,如果患者本身具有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淋巴细胞则会出现明显降低,可以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以及注射免疫球蛋白等进行治疗;
3、血液系统疾病:如果存在骨髓造血的问题,会导致淋巴细胞总数的下降,从而可出现淋巴细胞比率的偏低。此时需要做骨髓穿刺进一步的明确诊断,若确诊,则可能需要进行放射及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