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不良习惯会引发肠癌?

2023-04-11 17:45阅读:80904

手机浏览

  肠癌主要指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肠癌是一种生活习惯病也称富贵病,与饮食过于精细、吃得过于油腻、膳食纤维素过少以及低运动量有明显的关系,那么有哪些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容易导致肠癌发生呢?

  一、大鱼大肉吃得多,热量过高

  随着国家的富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偏向于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也就是三高饮食。

  高蛋白饮食容易引起肠道厌氧菌数量增加,大量的厌氧菌可将胆酸分解成为具有致癌作用的不饱和多环烃。高蛋白食物还可在油煎或焙烤过程中产生致癌的杂环胺,加之高蛋白食物中含的纤维素少,易致便秘,便秘造成粪便贮留过久,使得致癌物质聚集,必然增加大肠癌的发病风险。

  高脂肪饮食导致大肠癌的发病,多数认为系脂肪饮食能增加胆汁酸的生物合成,促进其进入肠道,从而抑制小肠对胆汁酸的重吸收,使其在大肠中的浓度增加,肠腔中高浓度的胆汁酸具有促癌作用,其促癌机制为:①改变大肠黏膜细胞形态及动力学,促进大肠细胞增生的同时也促进癌细胞增生;②DNA损伤;③直接干扰DNA代谢,增加构件的掺入和正常程序外的DNA合成;④提高结肠黏膜细胞鸟氨酸脱羧酶活性;⑤抑制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的增生,降低免疫功能。

  肉类的摄入与大肠癌的关联性最强,尤其是经不科学(煎、炸、熏、烤)制作后的肉类是大肠癌发病的肯定危险因素。美国癌症预防研究营养组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大量摄入红肉和熟肉制品,患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40%。红肉类增加大肠癌危险性的可能机制有:①烹调瘦肉过程中产生杂环氨基酸;②大肠肠腔中内生的亚硝酸盐产物;③铁剂在氧化作用中的作用。

  二、蔬菜水果吃的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非洲人以玉米、蔬菜等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为主,肠癌十分少见,相比之下,肠癌高发的欧美,膳食纤维往往摄入不足。我国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持续攀升,正是膳食结构“西化”的反应和结果。

  膳食纤维是指植物性食物中不能被人的消化酶所水解的植物多糖类和木质素,富含于谷类、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之中。膳食纤维的食物对肠道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这是因为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体积、稀释致癌物,缩短粪便在肠道的通过时间,减少结肠黏膜与粪便致癌物的接触。膳食纤维还可通过促进黏蛋白分泌,加强黏膜屏障作用,从而减少肠内有毒物质对肠上皮的侵害,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如果人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过于挑剔,吃的过于精细和很少吃菜的话,就会造成膳食纤维缺乏。长期的膳食纤维缺乏必将增加大肠癌的风险。

  三、爱吃腌制食物,缺乏维生素

  有些人喜欢吃腌制食品,如咸肉、火腿、咸鱼、咸菜及泡菜等。殊不知在这些腌制食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其中有不少为强致癌物质,在动物实验中几乎可诱发多种组织器官的恶性肿瘤。大肠癌也不例外,可受这些亚硝胺类致癌物的作用而致发病率增高。另外,由于腌制食品中的维生素被普遍破坏,常吃这些食品极容易造成维生素不足或缺乏。研究表明,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和E维生素E等均与降低大肠癌发病的相对危险度有关,缺乏时可引起大肠癌发病危险度增高。因此,人们要少吃腌制食品,尤其是中老年人更不能常吃这类食品,以保护自身,降低癌症发生的风险。

  四、坐的多动的少,免疫功能下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的普及,出门坐车,上班操作电脑手机已经成为常态。根据最新的运动医学研究显示一次性中到大强度运动能增强免疫力。缺乏运动可降低机制内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白细胞介素—I的水平和功能,不利于杀灭体内癌细胞。体重指数较高者参与较强的体力活动少,不利于维持体内不利于癌细胞生长的内环境(胰岛素、血糖及甘油三酯水平较低)而有利于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有研究表明静态工作者和平时缺乏运动者其发生大肠癌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其机制一方面在于经常运动能使肠道的随机无推进作用的分节运动减少而使有效肠蠕动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运动促进前列腺素分泌,前列腺素刺激肠蠕动,肠蠕动加强可缩短肠道粪便通过时间,减少肠黏膜与粪便中致癌物的接触。

  五、生活不规律,排便不规律

  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经常生活不规律,熬夜,不吃早饭,不定时排便。这些习惯会造成人体胃肠功能紊乱,尤其很多人忙起来就顾不上厕所,节假日出游,旅途不方便,憋便也成了常事。憋便是不好的生活习惯,大便不及时排出,水分会被肠道反复吸收,导致大便干结难排,引发便秘,长期便秘也是大肠癌原因之一。

分享:

87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精选
沈乃霞 主任医师 儿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已成功预约14人
¥10
明天有号
去挂号
擅长:小儿癫痫、抽动障碍、抽动症、多动症、多动障碍、注意力缺陷、运动障碍、发育迟缓、行为障碍、睡眠障碍、头痛头晕、语言障碍、构音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孤独症等小儿神经系统免疫相关性疾病、神经系统遗传代谢病、儿童心理焦虑抑郁疾病、罕见病、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小儿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精选
于立君 主任医师 儿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1人
¥30
明天有号
去挂号
擅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语言发育迟缓、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孤独症、矮小症、精神发育迟滞、性发育异常、性早熟。
精选
王乐平 主任医师 儿科
常州市中医院
三甲
已成功预约20人
¥30
明天有号
去挂号
擅长:治疗儿童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湿疹、荨麻疹、儿童性早熟、多发性抽动、多动症、儿童厌食症、身材矮小、消化不良、急慢性腹泻、习惯性便秘、汗症、过敏性紫癜、血小扳减少性紫癜、川崎病、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遗尿、再发性腹痛等儿科疾病,对儿童疑难杂症和危重病的救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还擅长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荨麻疹、慢性胃炎、慢性腹泻、便秘、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脑梗塞、眩晕症、顽固性失眠、颈椎病、痤疮、焦虑症、抑郁症、妇女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尤其擅长运用膏方和丸药治疗和调理儿童及成人各类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状态,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查看更多消化内科医生

相关推荐

哪些不良习惯会损害我们的肌肤?

由于皮肤有着自己独立的生命,能够直接或间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所以才获得了“第三脑”的称号。但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同身体的健康一样,也能改变皮肤的状态,成为娇嫩...

卢丙仑西安市中心医院

2023/07/26阅读(4245)

前列腺痛可能是哪些不良习惯引起

很多患者的疾病,都是因为生活中的不好习惯造成,而前列腺痛也不例外。若是存在前列腺痛,大多是由于以下不良习惯所导致:1、饮酒:很多男性都有饮酒的习惯,喝酒可以使全...

亢渐黑龙江省医院

2023/03/27阅读(2015)

前列腺痛可能是哪些不良习惯引起

很多患者的疾病,都是因为生活中的不好习惯造成,而前列腺痛也不例外。若是存在前列腺痛,大多是由于以下不良习惯所导致:1、饮酒:很多男性都有饮酒的习惯,喝酒可以使全...

亢渐黑龙江省医院

2023/03/27阅读(1834)

02:08

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不良习惯怎么还得肺癌

邓立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3/10/07播放(42133)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1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