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肌是如何构成的?

2023-03-07 18:03阅读:

手机浏览

  左、右成对,是一组扁平肌,按照肌纤维走向及分布,可将鼻肌由外向内可分为横部、翼部、基底部3部分;唇裂发生时,基底部缺失,横部和翼部尚存,但起点向外、向后移位,且肌纤维蜷缩于裂缘外侧骨膜上,肌纤维略显浓密,排列不整齐。
  1、鼻肌横部:
  横部肌纤维起于上颌骨切牙窝外上方,为鼻肌最靠外侧的肌束,少部分提上唇鼻翼肌纤维也参与其形成,肌纤维发出后绕过鼻翼基底,沿鼻翼外侧向背侧上部走行,肌束在鼻翼背侧部分呈扇形,并逐变薄至鼻背中部移行为腱膜,与对侧汇合。除沿途有少许肌纤维进入鼻翼沟周围皮肤外,尚有少部分肌纤维参与翼部肌束,其上部腱膜及其肌纤维于鼻背部和降眉间肌交织。
  2、鼻肌翼部:
  翼部位于横部内侧,向上、外走行,附着于下外侧软骨外侧脚后部的前面及鼻翼皮肤,并与鼻孔张肌前组纤维交织,牵拉此肌附着部可使鼻翼外展,鼻孔开大。
  3、鼻肌基底部:
  基底部起于上颔骨切牙窝中部,与翼部肌束毗邻。肌纤维穿过口轮匝肌深面向上分布于鼻孔基底皮肤,部分纤维止于下外侧软骨外侧附件软骨,具有稳定附件软骨与梨状孔间连接的作用,并可能参与鼻孔基底“鼻槛”结构的形成。
  鼻部肌肉系统被筋膜样纤维组织包绕并相互交织,呈重叠和/或交叉现象,这为面部和鼻部肌肉系统力量的均衡分配,以及肌肉的协同作用提供解剖学基础。通常,鼻尖、鼻翼和鼻背最终的移动均是肌肉协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提上唇肌、提上唇鼻翼肌和降鼻中隔肌的协同作用可以极大地向尾侧压迫鼻尖,聚拢鼻尖上小叶,延长鼻部并呈现鼻尖“向下突出”的特征。在矫正这些畸形时,需要手术切除鼻部过分活跃的肌肉,以稳定鼻尖。

分享:

6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