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不是病,解不出来真要命”。对现代人来说,每天保持肠道通畅,似乎越来越困难了。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近20%患有便秘。为什么便秘会这样常见?到底是缺什么呢?应该怎么防治呢?
为什么会便秘,到底缺什么?
导致便秘的原因很多,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经常抑制便意。长期精神抑郁、紧张或过于兴奋。服用了某些可导致便秘的药物,如止泻药、抗高血压药、抗胆碱药、利尿药、抗过敏药、钙剂、铁剂等。患有某些可导致便秘的疾病,如肛周疾病、结肠病、神经性疾患、内分泌疾病都可以导致便秘的发生。除了这些原因作者总结了五缺:一缺水,二缺油,三缺渣,四缺菌,五缺动力。
一、缺水: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如果缺水了,大便中含水量减少时,大便就非常干硬,大便干燥就会引起便秘。
二、缺油:油脂在肠道内扮演着润滑剂的角色,饮食中如果缺乏适当的油脂,就会使粪便显得干燥,从而增强了它在肠道内的运动摩擦力,时间一长,便干结形成便秘。
三、缺渣:缺渣就是缺膳食纤维,这一点很重要,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膳食纤维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像海绵一样可以吸水膨胀,使粪便保持一定的水分与体积,润滑粪便,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像“扫帚样”,促进胃肠道蠕动,利于粪便的推进和排出。
四、缺菌:肠道菌群在人的健康中起着关键作用,影响着宿主各种生理活动,包括胃肠动力。慢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主要是厌氧菌的相对减少(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等),及与之相伴的潜在致病微生物的增加。肠道菌群的改变在慢性便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五、缺动力:胃肠道动力不足,要么没力气把食物残渣运到直肠,滞留在结肠里,要么到了直肠却没有力气把粪便拉出来,所以就便秘。
便秘应该怎么防治?
一、补充水分,让肠内粪便松软起来。大便中含水量减少时,大便就非常干硬。因此,胃肠内有了粗纤维那样的“钢筋”,还需有“混凝”作用的水,这样才有助于粪便松软且排便正常。每天保证喝水1500-2000毫升,起床后饮一杯温水、三餐前可以喝温水或汤。但要注意餐中不要喝水,餐后也不宜立即喝水。
二、补充油脂,让胃肠蠕动润滑起来。油脂是肠道的润滑剂,如果饮食中缺乏适当的油脂,就会大便干结形成便秘。尤其是女性朋友,因为爱美常常怕长胖而拒吃油脂食物,这时粪便中毫无油脂,很容易比男性更易患便秘。因此,适当补充油脂势在必行,建议平时饮食中适当喝一些有脂肪的汤,比如排骨汤、猪上蹄汤等。
三、补充粗纤维,让粪便体积膨胀起来。富含粗纤维的食物,能使粪便膨胀、体积增大,利于粪便排出。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首推燕麦片、麸子(含麦麸的饼干、面包)、玉米。还可多吃红薯、魔芋、芹菜、菠菜、小青菜、蒜苔(苗)、木耳、菌菜等;猕猴桃、红枣、香蕉以及蜂蜜也可选用。至于纤维素的用量,因便秘程度而异,一般能达到通便效果即可。所以,要多吃粗粮、杂粮,少吃精细米面,并搭配着芹菜腐竹、醋烹豆芽、香菇油菜、虾皮菠菜等粗纤维多的菜肴。
四、补充益生菌,让肠道菌群平衡起来。各种便秘患者肠道都存在益生菌减少、有害菌增加的菌群失调,都可加服益生菌制剂如地衣芽孢菌、双岐杆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有益无害。市面上的乳酸菌发酵产品很多,酸奶就是不错的一种。
五、经常运动,让胃肠运动起来。排便不仅需要一定力度的肠道蠕动,还要有排便肌群的配合。散步、快走、慢跑、骑车等运动,不但可以改善腹内压力,提高排便肌群的张力,还可以使胃肠道纵行肌与环行肌受益。坚持做仰卧起坐、腹式深呼吸、练内养功、强壮功、腹部按摩和练习提肛门动作,可以有效预防便秘发生。
六、调好生物钟,定时解大便。排便要有规律,像闹钟一样,一到时间结肠就自行蠕动,排便自然省力得多。至于几点钟排便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坚持定时训练,养成好的习惯。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定时钟”尚未调好,出现便意一定要赶快解决,有意憋便反而会加重便秘。另外,解便时要专心致志,不要看报、玩手机,确保结肠蠕动不受干扰。
当然治疗便秘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注意以上六点,平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病要及时去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