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少度算发热
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0℃,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二、发热的原因
1、感染性疾病包括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侵入后引起的发热。研究表明,宝宝发热的主要病因以感染性因素为主。而在感染性因素当中,呼吸道感染又是导致患儿发热的首要病因。
2、非感染性疾病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变态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三、有效的降温措施
1、退热的目的
最主要的目的应是缓解患儿因发热引起的不适(如烦躁、哭泣、活动减少、胃口不佳、睡眠质量下降等)。
2、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包括局部降温和全身降温。局部降温,我们可以使用冷毛巾,冰袋,化学制冷袋,把这些放到患儿大血管走行的部位。例如患儿的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腘窝。通过冰袋的传导来将来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请大家注意,宝宝有一些部位是不能够用冷的,包括我们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足底,这当中枕部、耳廓、阴囊用冷可能会造成冻伤,腹部用冷可引起腹泻,心前区用冷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足底用冷的话会导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脉的收缩,会影响患儿心功能。全身物理降温可以采取温水擦浴或者给宝宝洗个澡。
(2)药物降温:根据医嘱给患儿进行药物降温。使用药物降温时要要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防止体温的骤降,以免引起患儿虚脱或休克。
3、加强病情观察
(1)加强对体温的监测,通常我们要1天测4次体温,如果是高热时需要每4个小时测量体温1次。
(2)需要观察患儿有没有寒战,淋巴结肿大,出血等伴随症状。
(3)观察发热的原因和诱因有没有被去除。
(4)观察降温的效果,通常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后复测体温。
(5)观察患儿四肢末梢循环的状态以及是否出现抽搐等症状。
4、补充营养和水分
在患儿发热时我们要给予“三高”饮食,即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者是半流质饮食。要注意加强水的补充,可以在白天的时候少量多次给予。
5、保持清洁和舒适
(1)休息。由于发热会消耗大量的体能,所以在发热的时候尽量多休息。
(2)保持口腔清洁。由于在发热的时候,口腔分泌的唾液会减少,而口腔黏膜容易滋生细菌,那这个时候我们要协助患儿晨起、餐后、睡前进行刷牙或漱口,以保证口腔的清洁。而口腔黏膜容易滋生细菌,那这个时候我们要协助患儿晨起、餐后、睡前进行刷牙或漱口,以保证口腔的清洁。
(3)做好皮肤的护理。患儿发热往往会出大量的汗,所以这个时候要及时为患儿擦干汗液和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受凉。
6、心理护理
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因为在心里很紧张的情况下,患儿的体温会进一步的升高,所以这个时候要尽量的去安慰患儿,使其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