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考 | 别让亚健康给高考拖后腿

2023-08-05 11:43阅读:91881

手机浏览

  高考临近,同学们已经拼了很长时间,可以说是身心俱疲了。但为了更好的成绩,大家仍在奋力坚持着。很多考生这时可能会或多或少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多梦,情绪烦躁等表现,可到了医院又查不出问题。实际上这些可能都是亚健康惹得祸。
  中学生也会亚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把这些无器质性病变但有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则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实际上是人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虽然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诊断标准,但人们却有许多身体的不适和不好的心理体验,实际上是处于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如果这种状态长期存在,可使身体状况逐渐变差,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但如果能及时调整,亚健康会逐渐改善并恢复健康。
  现在亚健康低龄化趋势已日益显现,中学生也已经成为亚健康的高发群体。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年级的中学生亚健康检出率差别很大,范围在10%-80%之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压力、课业负担以及升学压力不断加大,亚健康的检出率也有增高。研究显示高中是中学生亚健康的高发阶段,而高三学生的症状比高一学生更加明显。
  亚健康状态如何识别?
  中学生亚健康的症状可以分为身体症状、心理症状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
  一项132位学生参与的调查发现:注意力不集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亚健康症状,约2/3的高中学生可出现。其他如:约1/3高中学生可出现精力不支、头晕头痛、烦躁、健忘,约1/4可出现失眠多梦、情绪低落、疲惫不堪、反应迟钝。而食欲不振、易激动约可见于1/8的高中生。
  高考生为什么会出现亚健康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学习及升学压力对身体及心理的影响,脑缺氧也是导致高考生出现亚健康的一个重要却经常被忽略的因素。
  有观点认为“缺氧是亚健康的元凶”。当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时,能量的产生会发生匮乏,从而使机体没有足够的能量来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低下或紊乱的现象。这种紊乱正是亚健康所处的生理状态。而人体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就是脑--脑的重量虽然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中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脑力消耗都很大,因此其亚健康检出率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帮考生及时摆脱亚健康
  高考在即,考生们要及时远离亚健康,应注意以下几点。
  心情舒畅
  家长们要以鼓励、支持为主,让考生能心情舒畅、减少精神上的压力。考前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一个好的心情不仅能减少亚健康的发生,也能让考生在考场上发挥得更好。
  合理饮食
  高考前要注意合理饮食。注意保证营养及卫生,荤素搭配。不要给考生吃过多的油腻食物,更不要暴饮暴食以及吃过多的冷饮。
  适量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公认改善亚健康的好方法。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改善身体症状,还具有减轻心理压力、降低负性情绪的作用。体育锻炼时疲劳的脑细胞可以说是得到了最佳的“轮休”。但也需要注意:运动时要避免受伤、运动量也不宜过大。
  生活规律、保证睡眠
  研究发现高三学生的睡眠质量明显要比高一学生差。如果再加上运动不足,会出现严重疲劳等身体症状。而睡眠时间越少,考生亚健康发生的风险就越高。临近高考,考生要尽量减少熬夜。
  对已经出现脑疲劳症状,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头疼、头晕、失眠多梦、嗜睡的高考生,除以上措施外,还可以采用吸氧来改善脑缺氧、纠正亚健康状态。一项研究发现:给高三学生经鼻管吸氧15分钟,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工作准确率及缓解脑疲劳。这说明吸氧对于推迟脑疲劳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帮助。
  考生可以在感到疲劳时、饭后及睡前吸氧,每次持续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如果脑疲劳症状比较明显,还可以考虑高压氧治疗。

分享:

18
同科室医生推荐

预约挂号

在线问诊

相关推荐

高考抑郁症怎么调理

"高考抑郁症要学会从心理上放松和调节,有条件可以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主要以这三个方法为主:1、自己的调整主要是对于高考尤其是高考带来的压力,学会放松和调节,当自己闷闷不乐、一个人发呆或者坐在座位上无所事事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面,这样才能有效的转移注意力,如果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失去了兴趣或者愉快感,比如原来喜欢跟同学聊天、逛街或者打篮球、散步这类运动,当抑郁症发作的时候就很少去做,这时要鼓励患者努力调整这样的情绪,有条件要适当出去逛街、聊天、运动、打篮球之类,都可以有效缓解这些负面情绪。2、心理治疗主要和心理治疗师建立非常良好的关系,在安全、温暖的环境当中,把自己的心事、负面情绪说出来和发泄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树立自信,慢慢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最终成长起来。3、药物治疗方面主要是对于严重的抑郁症的患者,自己没有办法调整,心理治疗也没有明显效果,可以选择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进行干预和治疗。只有以上方法才能有效缓解这样的问题,如果是父母、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对这些学生和孩子多一些鼓励和支持,言语上多安慰,只有学校的老师以及家庭的家长共同努力才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的问题。"

语音时长02:34''

罗国帅天津市安定医院

2023/04/25收听(5847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2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43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4)3718-184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5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