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发明之前,一切都无从谈起。1844年,爱尔兰医师Francis?Rynd发明了空心针头;1853年,法国外科医师Charles?Pravaz和苏格兰医师Alexander?Wood同时各自发明了医用的针头和注射器。
在这之后,注射美容的发展历史全部建立在材料学发展的基础上,可以说注射美容的历史也就是注射美容材料的历史,旧材料的废弃及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构成了注射美容发展的整体框架。
理想的注射填充材料应该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生物适应性,无致畸致癌性,不会导致感染,不引发自体免疫反应(无需皮试),注射后不会游走,注射后效果能维持数年以上,触感柔软,外观自然,最好较为廉价,且容易使用和储存,治疗效果应具可逆性,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方便清除降解而无副作用。
注射美容的发展一直行走在探索这一理想材料的道路上,是不断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前进的过程,很多刚开始令人欢欣鼓舞的新发现,最后都以严重的并发症而终结,因此在一个新材料新方法诞生时,我们不能盲目迷信厂家的宣传,一定要用怀疑的眼光来审视,以时间来检验。
一、注射填充材料发展历史
注射美容填充材料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但不同的时期之间有交集,而无绝对的界线。
1、免疫原性材料时期(代表:液状石蜡)
注射填充剂的传奇始于1830年,德国化学家Baron?Karl?Ludwig?von?Reichenbach首先发明制备了一种被命名为“石蜡”的物质,最初用于工业。1899年,维也纳医师Robert?Gersuny首先将液状石蜡注射到人体内,治疗因结核病导致的睾丸缺失。这应该是有正式记载的最早的注射美容术。
因时代所限,对免疫学的无知,液状石蜡得到了当时医学界的广泛欢迎,而且其适应证很快就被扩大至注射隆乳、鼻部填充等其他美容方面,液状石蜡及其他一些无机油在美容行业的应用一直持续到二战时期。
然而,自1901年其第一例并发症被报道后,在1911年,Kolle医师就总结出了注射石蜡所导致的一系列后遗症,主要有炎症、感染、栓塞以及注射部位皮肤黄色斑块等。石蜡注射毁容的最著名事件发生在马尔伯勒公爵夫人,这个出生在美国的明星在接受鼻背石蜡注射后,石蜡游走到面颊部,整个面部形成石蜡瘤(即肉芽肿)。
由于免疫学发展的限制,那个时代填充材料的选择是相当盲目性的,为了避免石蜡注射后的并发症,蜂蜡、羊毛脂、植物油、凡士林及其混合物等材料都曾被用来注射填充,且都因为同样的问题而被废弃。
最后一个悲剧由伦敦每日电讯于2008年11月11日报道,一个韩国女子在美容医院接受硅胶注射后,将未使用完的材料带回家后,又盲目自行补充注射,当她把剩余硅胶用完之后,便用食用菜油代替,结果导致严重毁容。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石蜡等材料的异物排斥反应的原理得到了认知:当石蜡注入人体组织内,以小脂滴的形式广泛分布于组织内,引起机体的排斥反应,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的吞噬细胞在脂滴周围出现,局部组织内纤维血管透明变性、坏死、成纤维细胞增生及瘢痕形成所谓的“石蜡瘤”。临床上出现局部水肿,瘢痕形成,有时继发皮肤破溃,形成慢性溃疡,甚至癌变,并出现淋巴结肿大,可见碳氢化合物成分。于是,人们便开始寻找更为稳定的填充材料。
2、永久性材料时期(代表:液态硅胶、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爱贝芙)
20世纪40年代,首先在日本开始使用液体硅胶注射隆胸,20年后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由于硅胶的稳定性质,一直让人以为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注射材料。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则是前苏联时期“克格勃”特工们的秘密武器,其神奇之处在于可方便迅速改变使用者的容貌,直到苏联解体后,经乌克兰等原苏联成员国解密输出,在世界范围内也曾得到一定的流行,其中最著名产品为“英捷尔法勒”,即“奥美定”。
液态硅胶、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虽然本身物理性质较为稳定,也没太强的免疫原性,具有弹性、亲水性、耐热性、抗酸碱性和非刺激性等诸多优点,但因无法与人体组织融合,长期留在体内也不会被降解或清除。
倘若注射方法得当,它们可以在包膜的隔离下,与人体相安无事地共存较长时间,但数年或十数年后(甚至更久),会逐渐出现变质情况,并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更多的情况下,是在注射后早期就出现到处游走的现象,后期可出现瘘道、溃烂、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最后可出现内脏器官的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早在1964年,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FDA)即将液体硅胶定义为药品来限制其使用,1976年医疗器械修正案也禁止了液体硅胶作为器械使用,1979年FDA和美国医师协会谴责了注射用液体硅胶,现在医用级硅胶仅可以用于视网膜剥离的治疗,用于美容目的则是非法的。
我国因一些历史原因曾经与世界脱轨,在与新世界接轨后,由于当时一些盲目的认知与市场利益的诱惑,在1997年,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产品“英捷尔法勒”被当成高科技产品引入,并发展出了其山寨版——“奥美定”。
由于其见效快、创伤小、可塑性强,加上市场的空白和某些商家的过度宣传,奥美定很快被我国广大的“求美者”接受。而如今,当年全力宣传并大量注射奥美定的很多医院,已经成为了“奥美定取出术指定单位”。
爱贝芙是永久性材料中评价相对较好的产品,它并非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而是牛胶原蛋白溶液与20%?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混合物,当PMMA微球注射到整形部位后,可迅速被纤细的纤维被膜完整包裹,因此不会产生移动和降解,因此注射风险相比液态硅胶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要低得多,但仍存在着容易诱发肉芽肿等诸多缺点。
抛开某些材料游走性的问题,永久性材料最大的缺点是无法“与时俱进”。要知道,人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微妙平衡体,即便注射早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随着人体不断变化,永久性材料以“永恒不变”的形态一直存在于人体中,本身就是一种不和谐因素,也是一种安全隐患,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问题就会浮现。
随着更为安全可靠的短效填充材料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等产品的迅速壮大,并逐渐占领了注射填充材料的主要份额,2008年12月,美国的爱贝芙厂商Artes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此事件引发全球业界再度关注永久性填充剂的安全性及市场前景,也基本宣告了“永久性材料时期”的终结。
3、短效材料时期(代表:胶原蛋白、透明质酸)
胶原蛋白时期
牛胶原用于改善老年性皱纹的临床试验始于1977—1978年,经过6年临床论证后,第一个胶原蛋白填充产品Zyderm于1981年获得FDA批准,并拉开了短效材料时期的序幕。
但早期的牛胶原蛋白产品存在着维持时间过短(仅3个月),虽经提纯,却仍保留着一定的免疫原性等问题,在注射前必须皮试,但注射后仍可能会有发热发痒出疹等全身性免疫症状,且价格昂贵,与同期的长效注射材料相比没有太明显的优势,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胶原蛋白是针对以上两大不足的改善而不断发展的:
(1)通过更新的工艺去除免疫原性物质(包括使用其他来源的胶原蛋白),其发展过程为:①牛胶原蛋白→异体人胶原蛋白(尸源性)→自体皮肤培养的胶原蛋白→异体皮肤培养的胶原蛋白;②牛胶原蛋白→猪胶原蛋白。
(2)改进制备工艺,增加分子交联度,以降低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增加填充时间。
随着更多更优秀的胶原蛋白产品的不断推出,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国及欧洲在面部填充微创整形已广泛使用胶原蛋白(主要是牛胶原)。但由于异体来源的蛋白总是包含着一些未知的风险,90年代中后期,由于疯牛病的传播,对胶原蛋白的推广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考虑到可能有更多未知的病原体存在于异种蛋白中,欧美各国都已经控制胶原蛋白的使用,而由于人胶原蛋白的使用受到伦理学或生物技术的限制,还难以得到普及,因此目前市场上用的胶原蛋白产品以较为安全的猪胶原蛋白产品为主。
随着更为安全、填充效果更好的透明质酸类材料的发展,胶原蛋白产品的应用市场逐渐开始萎缩。
透明质酸时期
透明质酸是一种酸性黏多糖,1934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眼科教授Meyer等首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该物质,早期的透明质酸多为动物源性提取或化学合成,纯度不高,性状也不稳定,在体内极易被吸收,但因其强大的保湿作用(2%的透明质酸水溶液能牢固地保持98%水分),在化妆品、护肤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利用细菌来合成透明质酸的技术提供了更为优质的透明质酸,交联技术的发展也使得透明质酸的结构更为稳定,从而使之具备了作为注射填充剂的资格。
最早的注射填充用透明质酸注射产品由瑞典Q-Med公司研制并生产,1996年获CE认证,2003年获美国FDA批准,2008年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tate?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SFDA)认证。透明质酸填充剂以更高的安全性、更多型号的可选择性、更强大的补水性以及等容降解等优势,已成为目前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注射填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