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氨甲环酸去黄褐斑一般多久可以见到效果

2023-01-21 22:06阅读:

手机浏览

  吃氨甲环酸去黄褐斑见效时间因人而异,用药后可在6-15个月内见效。

  黄褐斑俗称为肝斑、蝴蝶斑,是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多见于女性,发病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等有关系。氨甲环酸能够抑制各种细胞因子对黑素细胞的刺激,可以减少黑素的合成,同时氨甲环酸在化学结构上与黑素合成过程中限速酶叫酪氨酸酶的结构非常相似,所以氨甲环酸对黄褐斑是有一定疗效。但治疗周期相对较长,且容易复发。口服氨甲环酸可逐步消除色斑,推荐低剂量长时间的服用方法,一般需要6-15个月的治疗周期。所以见效时间相对较晚,需坚持用药。

  用药期间需戒酒,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治疗均有一定的帮助。


分享:

90

相关推荐

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吗

"氨甲环酸近年来用于治疗黄褐斑,氨甲环酸本身是止血的药物,主要用于急性、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导致的各种出血,临床上发现口服氨钾环酸患者的黄褐斑也在好转,因此近年来用氨甲环酸来治疗黄褐斑具有一定的疗效,甚至成为治疗黄褐斑的一线口服药物。黄褐斑也称之为妊娠斑,为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多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多见于中年女性,特别是妊娠期和绝经期的妇女,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是主要原因。其发病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有关,一般认为雌激素可以促进黑素细胞分泌。黑素体孕激素可以促进黑素体的转运和扩展,故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联合作用,使黑素产生增加所致。黄褐斑的临床表现为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斑片,对称分布于颧、颊部,也可以累及眶周、前额、上唇和鼻部,边界清楚,无自觉症状,色素斑的颜色深浅与季节、日晒、内分泌因素、精神紧张、熬夜、劳累等有关。黄褐斑的治疗,患者要避光、防晒,可以局部外涂祛除色素的药膏,例如千白氢醌乳膏、曲酸霜等等,也可以口服大剂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或联合谷胱甘肽,也可以经常外用富含有维生素C的面膜,淡化、祛除黄褐斑。"

语音时长02:25''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3/12/18收听(27428)

氨甲环酸片黄褐斑反弹是怎么回事

"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但有的患者出现黄褐斑反弹,与氨甲环酸的治疗没有关系。患者可能又出现了诱发黄褐斑产生的诱因,例如日晒、生活不规律、熬夜或精神紧张等等,患者可以继续口服氨甲环酸片。 氨甲环酸本身是止血类的药物,主要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临床上发现,口服氨甲环酸患者的黄褐斑有好转,因此近些年来用氨甲环酸来治疗黄褐斑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甚至成为治疗黄褐斑的首选口服药。黄褐斑也称为妊娠斑,为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多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见于中年女性,特别是妊娠期和绝经期的妇女。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增高是主要的原因,其发病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等原因有关。一般认为雌激素可以促进黑素细胞分泌黑素体,孕激素可以促进黑素体的转运和扩展,故黄褐斑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联合作用,使黑素产生增加所致。日光可以促使黄褐斑的发病和颜色加深,有些患者精神紧张、熬夜、劳累等等也可以加重皮肤损害。本病的皮肤损害为黄褐色或深褐色的斑片,常常对称分布于颧、颊部,也可以累及眶周、前额、上唇和鼻部。一般边界比较清楚,无自觉症状,患者要注意避光防晒,生活规、不要熬夜,可以外涂抑制酪胺酸酶活性的外用药,例如像氢醌乳膏,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或氨甲环酸片等等。"

语音时长02:53''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3/08/31收听(14720)

氨甲环酸是什么

"氨甲环酸可竞争性阻抑纤溶酶原在纤维蛋白上吸附,从而防止其激活,保护纤维蛋白不被纤维酶所降解和溶解,最终达到止血效果;同时可直接抑制纤溶酶活力,减少纤维酶激活补体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止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它主要适用于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者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继发性高纤溶状态。在未肝素化前一般不用本品,同时可应用于前列腺、尿道、肺、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等富有纤维酶原激活物脏器的外伤或者手术出血;还可以用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链激酶及尿激酶的拮抗物;还可以用于人工流产、胎盘早剥、死胎或羊水栓塞引起的纤溶性出血,以及病理性宫腔内局部纤溶性过高的月经过多症;还可以用于中枢神经病变轻症出血。应用本品止血优于其它抗纤溶药物,但必须注意并发脑水肿或脑梗塞的危险性。至于重症有手术指征患者,本品可仅作为辅助用药。此外还可用于治疗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可减少其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血友病的患者发生活动性出血,也可联合应用本药。同时,还可防止或减轻因子Ⅷ或因子Ⅸ缺乏的血友病患者,或者口腔术后的出血。"

语音时长02:06''

张囡囡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

2023/03/20收听(2539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