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人吃药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2023-04-19 13:08阅读:

手机浏览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导致患此病后不断的进展加重,需要长期服药或采取手术治疗来控制症状,提高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帕金森病患者在长期服药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觉得自己病情重,加药,觉得自己病情减轻,减药,或者某个时间段忘了服药,还有一些患者并非患帕金森病单一的疾病,比如常见的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是其他疾病,多少种药物该如何服药呢。
  这些服药问题都是患者们常遇到的问题,那么怎样避免这样一些问题出现呢?
  1、加减药物问题,因为治疗是根据个体化治疗的,所以,当病人或家属发现病情减轻或加重的时候,自己最好不要加减药物,建议告诉经常就诊的主治医生或专家,给予正确的药物指导。
  2、忘记服用问题,现在都有各种类型的分类药盒,患者或家属可以提前将一天中每个时间段的药物分类好,标记号,放在醒目的地方,设置闹钟或手机闹钟提醒服药时间,备忘录里提示患者服药。若还有这样做,忘记服用某一顿了咋办,看时间,若及时想起来,则立即不上,若是已经快到下次服药时间了,则继续服用下顿药物就可以,不用补上顿的药物,加倍服药并不是弥补,所以,服药一定要按时,遵嘱服药才有效。
  3、多种疾病并存,每天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最担心的问题是药物冲突问题,首先看病时,告知每种所患疾病的专家,让他详细了解你的病情,然后咨询你服用的药物,有冲突的,专家可能给你换药,或是让你岔开时间服用。若服用哪些药物感觉不舒服,也一定及时复诊,告知专家,以便做及时的调整。
  4、谨遵个体化治疗原则,即使觉得与某个病人症状相似,病情,体质也可能存在差异,或是通过某种途径弄到一些国外的药物,建议也是找专家了解了解,再服用,有可能是同种药物呢,只是语言不同而已。

分享:

87

相关推荐

帕金森病人吃药有什么策略?

帕金森病的治疗在现阶段尚没有病因治疗方法,主要还是对症治疗。帕金森病的症状治疗应遵循安全性、长期有效和稳定性原则。在确定帕金森病开始治疗时机时,需平衡疗效与不...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2023/03/10阅读(3174)

帕金森病人做完手术是不是不用吃药了?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功能障碍疾病,老年人多见,确切的病因目前还不常见。帕金森病发展前期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症状,到了中后期,当药物疗效变差时,就需要接受脑起...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2023/08/18阅读(4558)

帕金森病人吃药效果不好有什么原因?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贯穿整个病程的始终,在药物出现“剂末现象”或者“开关现象”时应考虑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服药应从早期就开始,但为何有的患者吃药效果...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2023/06/16阅读(3656)

帕金森病人的精神方面会出现哪些问题?

帕金森病患者是由于脑干内的黑质出现急剧退化,无法产生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传导递质,导致大脑对肌肉活动的指挥能力下降,患者出现不能自控的手脚震颤、肢体僵硬、...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2023/01/13阅读(3924)

帕金森病人的症状

"帕金森病是因为大脑中的黑质细胞减少以后产生的多巴胺少了,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症状。它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运动症状,另一类是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是帕金森病人所特征性的表现,在早期它主要表现为震颤、强直、运动迟缓三个主要的症状。在中晚期还会有姿势平衡障碍,震颤的表现是一种静止性震颤,也就是在安静体位的时候,病人的手指会出现一种搓丸样的动作。一般是从一侧上肢开始,逐渐发展到下肢,又发展到对侧,严重时还有整个手和肢体的震颤。强直的表现就是患者的肢体出现一种类似有弯曲软管样的状态,称为铅管样强直,病人自己感觉到胳膊腿特别僵硬,不是很灵活。运动迟缓主要表现为动作慢,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就是运动迟缓,表现为一开始只是精细动作比较慢,比如扣扣子、系鞋带等,到后来发展以后就会表现为各种动作都很慢,吃饭、穿衣、走路、做家务等都非常慢。姿势平衡障碍是在中晚期以后才出现的,表现为起立困难,走路的时候特别容易摔倒,一个小小的障碍物都能让病人摔倒,迈步也非常困难,步子很小。除了这些运动症状之外,还有很多的非运动症状,但是这些非运动症状是没有特异性的,但它会伴随着帕金森病人的整个病程当中,包括便秘、嗅觉减退、情绪波动、头晕、睡眠障碍、肢体疼痛等。"

语音时长01:54''

曾湘豫北京医院

2023/01/01收听(35756)

帕金森病人为什么总是失眠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存在震颤、僵直、运动减少、走路不稳等运动症状,而患者及其家属一般只关注这些运动方面的表现,而对于非运动症状却极少向医生提...

王学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2023/11/23阅读(483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1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