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颈动脉斑块最危险

2020-04-03 15:50阅读:

手机浏览

  据统计,中国有30%的成年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老年人中最多,目前看正在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很多人甚至有一些医生将斑块简单地理解为:软的危险,硬的无危险,因为软斑为不稳定斑块易脱落会引发脑梗死,硬斑属于稳定性斑块则不会脱落。其实,这种认知并不完全正确。大家谈论的软斑、硬斑,实际上是在说斑块的稳定性。稳定性是判定斑块危险等级的重要指标,而软硬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并非判定的唯一标准,还要根据斑块的结构特征,如形态、大小、位置及内部回声等,以及患者自身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和控制状态进行综合分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导致的颈动脉血管壁损伤,血流中存在的血小板、脂质等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团块状结构。如同厨房下水道管道里积存的油污,时间久了导致下水道堵塞。它的成分比较复杂,有些比较稳定,有些容易破损。
  正常情况下,斑块表面包裹着一层纤维帽保护。易损斑块,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寒冷等情况下,造成血压升高、血流冲击或者血管痉挛时,纤维帽就会破裂,使斑块内的脂质等物质涌出,导致红细胞、血小板等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如果堵塞了脑血管,可以引起急性脑梗死或脑供血不足。
  所以,易损斑块可以说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只要有足够的引爆条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长期控制不好),它就可能随时会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危及患者生命或致残。
  那么怎么识别斑块的好与不好(是否稳定)。首先,看形态。表面光滑、外形规则的斑块,不易破裂;外表不光滑、形状不规则的斑块,即使结构较硬,也容易在血流的冲击下破裂。例如,表层纤维帽厚薄不均的斑块,在遭遇血压起伏时,很容易破裂。破裂后斑块内粥样物质释出,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造成脑动脉主干的栓塞,可能引起大面积脑梗死。
  其次,看成分。钙化斑块较硬,按常理来说应该较为稳定,但如果斑块形态不规则,也容易破裂。破裂后,细小斑块被冲到颅内血管,形成脑梗死。这种梗死,很难通过溶栓等治疗手段清除。
  最后,斑块所处的位置也很重要。如果斑块处在血管的分支部位,受到的血流冲击力不同,影响其稳定性,也容易造成斑块的破裂与血栓的发生。
  因此,大家不必在检查出是软斑块后,心情紧张、思想负担重;当然,也绝不能发现是硬斑块后,就高枕无忧,疏于防范。
  不少人生活中存有误区。在一家医院查出颈动脉斑块后,即使不严重,颈动脉狭窄程度还不到50%,也会提心吊胆,担心哪天突然发生脑卒中,往往辗转多个医院检查。实际上,人从出生开始,血管就像管道一样开始长“垃圾”,管壁出现斑块。随着时间的增长,慢慢增厚变硬,导致血管逐渐狭窄。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有斑块不等于就会脑卒中,如果是稳定型斑块并且血管狭窄程度不严重,定期复查就可。
  如果超声检查出颈动脉狭窄程度在50%以下,平均一到两年查一次即可;狭窄程度50%-69%,半年至一年查一次,并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积极降脂、降压、调糖等,以降低风险;狭窄程度70%以上,3-6个月复查一次;如果同时有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应接受外科手术(斑块切除)或进行支架介入治疗。
  对于已经患有脑卒中的患者,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在重度(70%)以下者,可以每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颈动脉超声。对于斑块导致血管重度狭窄(70%-99%)的患者,特别是临床出現脑缺血症状者,建议尽快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斑块切除)或支架介入治疗。
  稳定斑块预防血栓的药物: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但一定要保证血压、血糖稳定并戒除烟酒。

分享:

19

相关推荐

得了颈动脉斑块,需要注意什么?

世上疾病有千千万,而各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高也在悄然出现,现在颈动脉斑块疾病也是比较常见的,多数会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中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都在退化,血管功能逐渐减...

底爱英郑州市黄河中心医院

2023/03/01阅读(4487)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