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感染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国流行,因为传染性强、发病隐匿,各级医院可能成为潜在的感染重地,很多患者无法至医院就医,严重影响肿瘤患者就诊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绝大多数已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很少侵犯肺部。我国已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定为法定的传染性疾病,据官方公布的传染途径有三: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并且不除外粪口传播。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肿瘤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手术、放化疗治疗处于特殊免疫状态下,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较正常人群更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针对肿瘤患者等特殊人群,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就医时,建议通过科学防控、规范诊治,确保肿瘤患者的安全与疗效,以供肿瘤患者及家属参考。
一、有发热症状的肿瘤患者
72小时内有发热的肿瘤患者,可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抗原检测等手段进行排查,如果出现阳性,可居家隔离,对于情况不明朗者,可及时就医。对于肿瘤疾病相关问题可经肿瘤专科医生会诊后综合诊治。
对于明确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普通发热患者,建议及时与之前的主管医师沟通,说明病情及症状,在有经验的肿瘤科医师指导下对症治疗,对于明确由于肿瘤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后因免疫状态下降导致发热感染的患者,建议肿瘤专科联合感染科等多学科会诊后进行系统综合治疗。如果确系原有病情加重,可至综合性医院肿瘤专科住院治疗。
二、拟行手术肿瘤患者
对于近期内不影响身体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和经综合治疗处于恶性肿瘤缓解期的患者建议适度暂缓手术治疗。
对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应在全面详细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及手术风险后,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手术治疗。
对于恶性肿瘤危重或恶性肿瘤严重并发症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应在充分评估患者免疫状态及充分保证术后辅助治疗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手术治疗,治疗期间建议加强传染病防护,确保患者围手术期安全。
三、拟行化疗肿瘤患者
对于身体状态正常的恶性肿瘤再次详细评估化疗风险后进行系统化疗,同时避免化疗后免疫状态低下。
对于老年体弱、多线或多程化疗,免疫状态欠佳的肿瘤患者,建议在提升免疫能力至正常状态后进行化疗,在不明显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可以适度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和/或延长化疗周期。
对于术后辅助化疗或肿瘤缓解期化疗患者,建议在确保不影响肿瘤预后的前提下适度延缓化疗。
四、肿瘤复查患者
对于恶性肿瘤常规复查患者,建议在不影响疾病预后的前提下延缓复查;复查过程中尽量简化复查程序及手段,减少在院时间。
五、长期中药治疗患者
对于术后病情稳定的需长期口服中药维持或调理机体为目的的肿瘤患者,考虑中药辨证给药的基础前提,如果症状及服药后病情稳定无变化,中药处方可不发生变化,这个时间最长不超过3月,有条件的建议每月调整。其他患者需依据治疗情况与有经验的中医师咨询后决定如何服用中药。
六、肿瘤患者的饮食建议
需保证营养充足,每日摄入高蛋白食物,适当补充新鲜果蔬,达到膳食平衡;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00ml;规律作息并充分保证睡眠时长;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适合开展体育锻炼。
七、肿瘤患者如何就医
建议患者因病就近就诊,减少长途奔波,及交叉感染机会。尤其尽量避免跨市、跨省等跨地域就诊;就医尽量乘坐私家车或出租车,尽量避免乘坐火车、地铁人员密集交通工具。就诊尽量减少陪同人员数量,全程戴口罩预防飞沫传播,避免咳嗽、讲话、喷嚏的飞沫传播病毒;尽量避免在购物、餐饮娱乐场所逗留;注意个人卫生,可穿戴一次性手套,勤洗手,有条件的加用含醇洗手液;注重保护周围人的卫生安全,不随地吐痰,废弃口罩不随意丢弃。
最后,提醒广大患者及家属,如无特殊情况,建议留在家中休息或网络就诊,医院可能也不是最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