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现在比较多发的一种疾病之一。对于糖尿病人而言,控制血糖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经常要定期监测血糖值。那么需要监测哪些指标您都了解吗,今天为您科普下糖尿病患者该怎么监测血糖?
1、空腹三餐后血糖
初诊糖尿病患者以及调整降糖药物的患者一定要密切的监测血糖的变化,需要检测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的手指血糖的水平。开始频率要高一些,因为此时的血糖波动比较大,需要密切监测才行,直到血糖水平控制稳定。建议控制在空腹<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
2、随机血糖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面色苍白、饥饿感、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慌、出汗、昏迷这些症状的时候就要立刻检测血糖水平,不用等到空腹状态和餐后2小时,主要是观察患者现在的血糖水平是否过高或者过低,小心是低血糖发作或者高血糖高渗状态。
3、糖化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一种化学物质,它携带氧气,随着血液循环将氧气供给人体各部的组织细胞。当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过高时,糖就会大量和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这一过程称为糖基化(糖化)。血糖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缓慢且不可逆,红细胞的寿命为129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表示与血红蛋白结合越多,糖尿病病情越严重。无论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反映的只是某一具体时点的血糖水平,而不能反映血糖长期控制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也不受运动或食物影响。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对评价糖尿病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进行血糖、尿糖监测外,还应定期去医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避免并发症。如果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已达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接受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一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病人以及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应该每3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7%以下说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如果超过6.5%,应3个月检测1次。
4、自己使用血糖仪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使用血糖仪: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在使用血糖仪之前做到以说明书为准。
(2)测量血糖前将手洗干净:以免影响血糖结果的准确性,也减少感染风险。
(3)从冰箱取出的试纸不要立即使用:血糖试纸从冰箱里拿出来不要立即使用。要等一下再用更准确。
(4)不要使用手挤压指尖:用力挤压指尖会增加病菌感染风险。建议尽量不要用力挤压。
糖尿病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种慢性疾病,虽然目前的医学技术还不能治愈这个疾病,但是糖尿病绝对是一个能够控制住的地疾病,患者除了要知道控制好自己平常的饮食以外,还要时时监测血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