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颌面部的容貌成为最为关注的焦点,东方女性公认“瓜子脸”、“鹅蛋脸”为一种美的脸型。而下颌角肥大时形成的“方形脸”被认为更具备男子汉的气概。对于下颌角肥大的女性,更多地借助于颌面整形的手术方法,获得美的外观。
一、下颌骨的解剖
下颌骨呈弓形,由“U”型的下颌体和与下颌体近乎垂直的下颌升支组成,二者相交的部位即为下颌角。下颌角外侧为咬肌粗隆,有咬肌附着,内侧为翼肌粗隆,有翼内肌附着。手术时需充分剥离下颌角部的肌腱附着。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由下颌骨升支的下颌孔进入,行经下颌管由颏孔穿出。面神经下颌缘支位于颌缘面动脉后方,表面有筋膜覆盖,在筋膜深面,神经在颈阔肌肌下腱膜和下颌体之间穿行。在正常面容,同一个体两侧下颌角基本对称,但是不同个体的差异较大,平均正常角度为120度。
1、下颌骨的相邻结构
面动脉与下颌骨的关系。面动脉由颈外动脉发出,于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进入面部,平下颌骨下缘平面。颏下动脉由面动脉发出分支至下颌窝皮肤及皮下组织、下颌下淋巴结、下颌下腺和下颌骨骨膜。另有8.3%的人有副颏下动脉,分布于颏下区的浅层结构。颏下动脉在向内、前走行时发出皮支、肌支、腺支,下颌骨膜支出现率83.3%。颏下动脉有1~2条静脉伴行,多数为1支,全部汇入面静脉。
2、面神经下颌缘支、颊支及腮腺导管与下颌骨的关系
面神经下颌缘支以单干型居多,占57.6%,双干型占25.7%,合干型占16.7%。走行于下颌骨下缘上方者占76.6%,下方者占23.4%,分别走行于下颌骨下缘上、下方1.5cm范围内。下颌缘支经面动脉浅、深面者分别占92.6%和7.4%,其穿出腮腺的体表位置,在下颌角上方和下颌支后缘1cm交点附近,与面动脉交叉点距下颌支后缘4cm,距下颌骨下缘1cm。
3、颊脂体的形态及血供
颊脂体位于面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深面,咀嚼肌之间有细小分叶的黄色脂肪组织团,表面覆盖有一层菲薄的结缔组织膜。过于发达的颊脂体可使颊部组织凸出,“颊窝”消失,面部轮廓线不明显,呈现丰满、肥胖的面容,失去和谐美,且这种肥大的颊脂体,不会因年龄增加而随皮下脂肪减少而缩小,可通过手术切除。
二、下颌角肥大的病因及诊断标准
病因
关于下颌角肥大的具体病因已达成共识的有两个方面:下颌骨的骨性因素和咬肌的软组织因素。下颌骨的骨性因素有下颌角局部的骨组织增生、下颌升支外翻、下颌体肥厚以及整个下颌骨的发育异常。咬肌的软组织因素有咬肌的使用性肥大和遗传因素导致的肌纤维增生。如:由于饮食习惯的原因,以耐咀嚼的煎饼为主食的地区的女性出现方面型的较多。
分类
东方人下颌角肥大普遍分为3类:
1、肥大的下颌角向下向后突出;
2、向外侧翻卷;
3、包含前两种类型的综合表现。
同时也有学者将下颌角肥大按照病因及临床表现,将其分为四类:
1、轻度肥大型:面型不方,但从侧面观察可见下颌角角度变小;
2、中度肥大型:下颌角明显外展突出;
3、重度肥大型:下颌角明显外展突出并伴咬肌肥大;
4、复合型:下颌角明显外展突出伴下颏畸形。后者从病因方面及临床表现方面分类,对于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利于指导临床操作与交流。
诊断标准
由于地区及种族的差异,个体审美观念的不同,下颌角肥大的诊断标准并不统一。
三、下颌角肥大的治疗术式
下颌角肥大的治疗方式有三种:
1、嚼肌肥大注射瘦脸技术: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夜磨牙,偏侧咀嚼等习惯导致嚼肌肥大,脸呈方形。
治疗方式:注射瘦脸针,大约两周脸就自动瘦下来。
2、颊脂肪过多的吸脂术:一种是特定部位的脂肪团(医学上称为颊脂垫);另一种是和肚皮一样的皮下脂肪堆积。
治疗方式:通过特制的抽吸针,把脂肪吸出或拨出,达到瘦脸的目的。
3、下颌角截骨术:医生把颜面最宽部位的骨骼—下颌角骨骼部分切除,从正面看面部宽度缩窄了,使面部变成纤细的“鹅蛋脸”或“瓜子脸”而开发的方法。
根据手术操作,主要针对因素分为:针对骨性因素的单纯下颌角截骨术,下颌骨外板劈除术,下颌角截骨术加下颌骨外板劈除术,以及下颌角截骨联合其他截骨术(颧骨缩小术、颏成形术等)和针对软组织因素的有选择的咬肌部分切除术、肉毒素A注射、选择性咬肌神经切除术及颊脂垫摘除术等。
根据手术入口的部位分为:
1、口外入路法
2、口内入路法
3、口内、外联合入路法
四、前景展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维重建技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术前的模拟手术,能够更明确地进行手术治疗,后期的美观效果将会改进。内窥镜技术的应用使得口内入路更为直观,视野更清楚,手术更加微创,术后美容效果更好。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临床操作的不断创新,新的更适合于手术操作的器械将会不断出现,更利于手术的操作便利,双侧对称性能够更好地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