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肥大导致下面部过宽,使女性面部轮廓曲线丧失流畅感,因此,很多求美者寻求行下颌角成形术来改善下面部形态。然而,各种不恰当的下颌角截骨术(或者切除术)使很多就医者下面部缩窄的同时失去自然的下颌角,术后出现双角畸形、轮廓不自然、下颌角凹陷等不良后果。
下颌角肥大固然影响美观,但下颌角缺失与畸形则在不美观的同时,还丧失其正常生理功能。另外,有些求美者虽然下面部较宽,但并非下颌角原因,因此,盲目切除易带来不良后果。下颌角是下颌骨的一部分,有其独有的生理功能。同时,清晰的下颌角骨质顶点支撑软组织形成体表下颌角标志点,形成自然流畅的侧面线条。一般情况下,美观的下颌角顶点在体表的标志位于耳垂下方2~3cm。因此,寻求一种保留下颌角完整形态与生理功能的下颌角成形术,可使求美者变美的同时要有效防止术后缺角畸形。
近年来,我从手术中汲取经验,根据下颌角肥大求美者面形、术前下颌角体表标志点,预测术后下颌角体表标志点,结合三维CT,来确定下颌角及下颌骨外板需要切除与保留的范围,保留下颌角顶点及自然形态,术后下颌角顶点在体表有清晰的线条和支撑。达到术后自然美观的下面部曲线。
下颌角为颌面部重要解剖结构,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并非可有可无,或者越小越好。即使脸型非常美观的正常人群,三维CT也显示多数人有明显的下颌角形态、咬肌粗隆、适度外翻的下颌角。因此,下颌角成形术的目的在于把肥大、不美观的下颌角形态修整成为一个协调、美观、自然的下颌角,而不是简单切除。
因下颌角肥大来寻求下颌角手术的就医者希望得到流畅漂亮的下面部轮廓。美的概念有个体认知上的差异,有人喜欢美观自然的轮廓,而有一些人则喜欢夸张的外形如“锥子脸”。人的审美也随着社会流行趋势发生改变,很多过去下颌角切除过多、脸型夸张的求美者现在又四处寻求修复。作为整形美容外科医生,可以在适当的审美范围内调整手术方案,但单纯为了满足求美者的要求,伤害到生理功能的过度切除则是不可取的。
亚洲人中有很多是宽扁颅形,额头较宽,颞部膨隆,上中下面部均较宽,单纯下颌角手术效果不佳。另外,凹面型、面部长度过短、以及反牙合等求美者虽然下面部较宽但并不适合下颌角手术。即使正常人,每个人的颅形、面形及下颌骨形态均不相同,没有一个固定的下颌角角度适合所有人,简单地以固定角度对下颌角进行切除一定会造成部分求美者术后的不美观。
不恰当的下颌角过度切除不但不能得到漂亮的面部轮廓,反而使很多人失去了正常下颌角,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双角畸形、面轮廓不自然、下颌角部凹陷等。正常人下颌角上附着强大的咬肌。一旦切除过多后咬肌附着点上移,手术修复重建下颌角较为困难。有很多下颌角外观缺失来寻求修复的求美者,CT片显示下颌角部位有一个圆钝的下颌角,而其本人侧面部却找不到下颌角轮廓,原因是其下颌角部位骨质切除过多,导致下颌角顶点在体表投影高于耳垂,或者过于凹陷,不能在体表形成下颌角外观。术前确定手术方案时应对术后下颌角形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下颌截骨中,以下颌角体表标志作为手术设计的测量点,术前根据下颌角骨质顶点在体表的标志点,结合三维CT确定切除的范围与骨量,手术后保留了下颌角自然形态与生理结构,以保证术后形成正常的下颌角,保持原有生理功能。同时在下面部形成柔和自然的下颌角外观。
其要点总结如下:
1、严格选择适应证
2、术前根据下颌角外观及下颌角顶点位置确定术后下颌角顶点位置
3、根据术后下颌角顶点位置确定下颌角的去骨范围和去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