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胚层疗法的理论治疗机制
1、皮斯特博士的反射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中胚层疗法通过在表皮激发的抑制性刺激,将内脏—骨髓—脑途径在侧骨髓(植物神经系统与大脑—脊髓系统相连之处)层面打破。这些刺激包括:
1)机械性的刺激,一般由针刺产生。
2)由药物产生的物理—化学刺激,一般由特定的药物产生。这种疗法会产生局部的休克,反射在骨椎两侧的交感中心。该疗法产生的细微创口会影响成千上万个感觉神经末梢,造成传出神经传导过程的真正“堵塞”。
2、贝切荣(Bicheron)的微循环理论
局部使用的药物,会产生由于细微创口而造成的微循环的局部和/或者全面的刺激。这种理论已经被温度曲线的研究所证实。
贝切荣(Bicheron)博士主张在肢体的动脉和脊柱上进行治疗时,应当以一贯之地只使用唯一的一根针,在局部的范围进行多点针灸。他认为在治疗中,应该使用血管扩张剂,患者脸上红晕的出现被认为是治疗中的好迹象。
3、中胚层理论和达约斯?布吉尼昂(Dalloz-Bourguignon)的“三个单元”理论
根据这种理论,结缔组织作为一种积极因子被复原,它包括:
1)一个微循环单元:由微小的毛细血管和静脉所构成,它保证了在最小范围内的血液交换,以及结缔组织细胞或成纤维细胞的分泌物的运输。
2)一个植物神经单元:它取决于调节神经系统中所有交换活动的交感系统中的成分。
3)一个免疫功能单元(包括浆细胞和肥大细胞):它对穿越皮肤的外界物体,哪怕微小的入侵也能有所反应,起到防护作用。一个营养单元,从“三个单元”理论被建立之日起,它就丰富了这个理论。
认识这“三个单元”对于了解一个医生在运用中胚层疗法时应该做什么,以及这个过程会在人的肌体中有什么样的反应是非常有用的。在实践上,这个技术概括起来无非就是浅扎针、速扎针、轻扎针,扎针的数目非常讲究;在与受伤的器官或同一种功能器官单元和/或脊柱区域相对应的皮下注射非常少量的药物(一滴一滴地注射),人们形象地把这种技术称之为“桌布技术”或者“摩擦技术”。
4、巴耶斯特罗斯(Ballesteros)的能量中胚层疗法理论
巴耶斯特罗斯认为,所有借助于中胚层疗法器具所实施的药物注射都是一种能量信息。这就是说,他认为经过碘酒处理的药物和经过充电的物质一旦注射到体内,就改变了人类肌体的能量平衡。
5、姆雷琴(Mrejen)的系统针灸中胚层疗法理论
姆雷琴提出了皮肤疼痛区的神经—生理基础,以及由于脊柱疼痛和内脏疼痛反映在皮肤上的图表。姆雷琴认为,这两种疼痛都可以在皮肤的某一个可感的、疼痛的和可以复制的领域表现出来。因此,根据他的理论,中胚层疗法是一种纯粹的、实施有限数量的针灸(3~6针)的局部疗法。实施针灸的这些点可以通过表象感知和神经检查加以确定。
小贴士:
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西方针灸是中医针灸在西方传播过程中,面对西医的基本理论如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循证医学知识体系的一种适应性改造。基于扳机点理论的西方针刺疗法,其治疗肌筋膜疼痛类疾病的疗效十分明显,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在中医针灸传入西方的过程中,中医针灸的理论如经络、穴位特异性等由于西方临床研究的结果反而受到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