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查看病人的腹部超声报告或者体检报告时,经常可以看到诊断意见写有脂肪肝的诊断,对此经常有病人就此推断出自己患有高脂血症,这是真的吗?那么高脂血症与脂肪肝之间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关联?患有脂肪肝是否就意味着患有高脂血症?
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肝脏是脂类物质合成、代谢的主要场所,脂类物质在肝脏过度蓄积而导致脂肪肝[1]。某项研究统计发现高血脂症患者占所有脂肪肝患者的一半以上,说明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的水平有密切联系。此外相关研究也发现在脂肪肝患者中高甘油三酯患者占主要部分,而单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仅占很小的部分。正常人的肝内脂肪量占肝重的5%,而脂肪肝患者可达40%~50%,主要是甘油三酯及脂酸,而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只有少量增加[2]。因此高脂血症作为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因素,可促进脂肪肝的发生与发展,且主要与高甘油三酯相关。
高脂血症组与血脂正常组相比,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升高。这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因为长期大量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等高热量食物,而机体不能将热能有效的消耗,甘油三酯在肝脏摄取与肝内合成大量增多,超过了肝脏的脂化和氧化能力,过多的脂肪在肝内大量沉积,形成脂肪肝;
2、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胰岛素抵抗,以及肥胖者同时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过多的脂肪在肝内大量浸润,脂肪颗粒侵入肝细胞,使肝细胞肿大,压迫肝血窦,逐渐造成缺血、变性、坏死,形成脂肪肝。
3、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及游离脂肪酸对肝细胞的损害,影响了肝细胞的氧化代谢和能量转换,导致肝细胞受损,随着肝细胞的破坏,其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加重了体内脂质代谢的紊乱,形成恶性循环,促进了脂肪肝的发生[3]。
因此腹部超声提示脂肪肝并不一定提示患有高脂血症,两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而不绝对对等。但是无论是脂肪肝还是高脂血症您都要开始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了,如果肝功能指标不好可能还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因此关注血脂、关注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