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总胆汁酸的范围在0-9.67μmol/L(空腹),如果检查结果是40μmol/L,则提示可能有肝胆系统疾病,需同时结合其他肝功能检查,以明确诊断。
胆汁酸测定对于诊断肝胆系统疾病的灵敏度较高,即使肝细胞只有轻微损害时,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即可升高,其变化早于胆红素和谷丙转氨酶。因此,如果检查结果为总胆汁酸40μmol/L,则提示可能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胆汁淤积等疾病。如果是患有急、慢性肝炎时,肝细胞的功能受损,肝脏排泄和从门静脉摄取胆汁酸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水平会明显升高。研究表明,血清总胆汁酸升高越明显,表示肝功能损害越重。
此外,在患有肝外胆道梗阻时,血清总胆汁酸的升高也最为显著。如发生胆汁淤积性肝病 (包括肝外胆管梗阻和肝内胆汁淤积),尤其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时,由于胆汁排出受阻,胆汁酸反流入血,可引起血液中胆汁酸水平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病情轻重程度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