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在30-60岁成人中的发病率最高,发病后病情较重,有较高的病死率。
新型隐球菌主要侵犯人体肺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肺部并形成胶冻样结节性病灶,也可经皮肤、黏膜或肠道侵入人体;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经血行播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膜和脑实质内大量增值,也有少数病例由鼻腔黏膜直接扩散至脑。
隐球菌性脑膜炎常起病隐袭、病程迁延进展缓慢,早期可有不规则低热,或表现为轻度间歇性头痛,而后逐渐加重。随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阵发性头痛、恶心、频繁呕吐、视物模糊等高颅压表现,查体可出现颈项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阳性,严重者可出现颅神经损害及脑实质损伤症状。脑脊液检查有压力增高,蛋白含量增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可见带有荚膜的新型隐球菌。
隐球菌脑膜炎的治疗主要为抗真菌治疗,需要注意合并用药和多途径给药,常用药物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氟康唑,除抗真菌治疗外,要注意脱水降颅压、止痛,保护视神经,防止脑疝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