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血常规化验是否可以发现血癌

2019-03-13 18:14阅读:

手机浏览

  答案是肯定的。

  血常规检查是一项最基础的检查,对许多疾病都有初筛作用,而血液系统疾病的表现多是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并带来一系列相关的临床表现。

  血液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恶性疾病,因此也被称为“血癌”,而目前许多类型的白血病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此类疾病会使患者本人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甚至死亡,同时也带来高昂的治疗费用。虽然目前尚未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技术,也无法预防,但是如能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某些类型的血液病还是能够被较好的控制,治疗效果也会提高。

  血常规检查就是初步发现此类疾病的最简单方法,如能半年或一年内定期查体,并做血常规检查,并将每次的检查结果进行比对,是非常有意义的。正常人非疾病情况下,血常规会保持相对平稳,只是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有一定的浮动,例如白细胞在安静和休息状态下较低、运动以后会有升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体力劳动、冷热水浴后、日光或紫外线照射都会使白细胞轻度增高;严寒和暴热可使白细胞明显增高;剧烈运动后甚至可以使白细胞升高至正常情况下的3~4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儿童6~7岁期间可能出现生理性减低,随年龄长大而逐渐升高,25~30岁时可达到高峰。女性可受月经周期、内分泌等因素影响出现降低;妊娠期更可出现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导致红细胞数量相对减低。而血小板数量相对比较稳定,但也可因日间因素、气候因素、饮食、运动和月经周期等因素影响而出现一定范围内的增减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会非常显著。所以一旦血常规结果在非生理情况下出现明显改变,如明显的升高和降低,一定要引起关注。

  各类贫血是一种相对容易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的,一般表现有血红蛋白降低和红细胞减少,同时可伴有红细胞体积和形态的改变。常见的疾病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以及一些血红蛋白病等。而白细胞的明显增高和极度减少可能是白血病的一种表现,一些急性白血病白细胞数量可能是正常人的数倍到几十倍,而且伴随外周血出现各种幼稚细胞,这是要特别注意的,常见的疾病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在成人中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最多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逐渐升高,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多在50岁以后出现,而在儿童中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多见。而浆细胞白血病更是一种恶性白血病,治疗困难,继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尤其差,死亡率较高。实验室血常规检查,当发现白细胞明显增高时,一定要做血细胞形态检查(或称血涂片检查),如发现幼稚或异常形态的白细胞,一定要及时与血液内科医生联系,必要时做骨髓检查和其他检查以确诊。血小板数量减少也不可忽视,当低于50×109/L时可有出血倾向,当低于20×109/L会有较严重的出现倾向。血小板减低可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如果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系或两系细胞数量同时降低,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关。

  由此看来,血常规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筛查确有“诊察兵”的作用,可发现异常,并根据这初步的血象改变,通过血涂片检查、骨髓检查、血液系统疾病的特殊检查和实验对血液病进行诊断,更可通过流式细胞技术、PCR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更加先进的专业技术手段对此类疾病进行诊断和深入研究。

分享:

31

相关推荐

化验血常规能查出什么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等。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系统: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红细胞系统是红细胞计数增多时有生理性的变化,比如冲动、兴奋等。减少时见于妊娠、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等,病理性的增多见于频繁的呕吐、出汗,大面积烧伤、肿瘤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等。病理性的减少见于白血病、急性大出血以及缺铁性贫血,巨无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基本相同。另一个主要的项目就是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指的是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它的增高可以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等,减少可以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亢等。生理性的增高也可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妊娠新生儿。此外,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它们的增减各有其特殊的临床意义。第三大系统是血小板计数,它的增高主要见于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的急性感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某些恶性肿瘤的早期,减低的时候可以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脾功能亢进、DSC等。所以通过化验血常规,可以让我们对上述的疾病进行明确诊断或者提醒,结合其他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疾病。

语音时长02:31''

孙明丽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06/07收听(38139)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