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所以,血常规化验单中,存在这些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值两个指标。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持续低于3.5×109/L时被认为低于正常,称为白细胞减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很多,常见病因如下:当人体遭受到化学毒物、电离辐射和某些药物损害时,也可破坏人体的造血环境,抑制白细胞生成;某些病毒感染或发生败血症时会造成白细胞在炎症部位过度消耗;脾脏功能亢进、某些肝炎或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时也会破坏体内的白细胞,导致数量减少;影响人体造血干细胞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转移癌等肿瘤性疾病可以影响白细胞的生成与成熟,导致白细胞减少。此外,中性粒细胞在体内分布异常,也可以导致其绝对值减少,这种情况并不会导致明显的并发症。
中性粒细胞≥1.0×109/L为轻度减少,中性粒细胞轻度减少的患者临床可不出现特殊症状,或仅有低热、乏力等轻度不适。中性粒细胞为(0.5-1.0)×109/L是中度减少、中性粒细胞﹤0.5×109/L是重度减少,其中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又称为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中度和重度减少者易发生感染和出现疲乏、无力、头晕、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常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可出现头痛、高热、黏膜坏死、出血性溃疡等表现,甚至发生严重的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乃至危及生命。所以,粒缺患者一旦发热,需要立刻就医。
综上所述,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应根据其减少的程度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更重要的是及时完善系统、规范检查以明确白细胞减少的根本病因,进行相关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