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帕金森的患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对于帕金森病的理解,不少人存在着认识误区。
1、手抖就是帕金森?错!
有些疾病不是帕金森,但同样有颤抖的表现,如良性震颤、帕金森综合症(多由感染、药物、中毒、脑动脉硬化、外伤、脑血管病等引起)、帕金森叠加综合症等,这些疾病在治疗上于帕金森病的差别较大。因此,出现颤抖症状以后应及时就医,由神经科医生进行诊断辨别。
2、帕金森=老年痴呆?错!
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的主要症状是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病人常常疑神疑鬼;而帕金森病患者的智力和记忆力都是正常的,主要症状是肌肉僵硬、手抖、动作迟缓等。
3、得了帕金森病会缩短寿命?错!
帕金森病本身不会缩短人的寿命。影响患者生命的“元凶”多是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所导致的种种并发症。
4、保健品能根治帕金森?错!
帕金森病并不能根治,偏信保健品更会耽误治疗。中药也只是可以辅助治疗帕金森,但仍不能取代西药治疗。
5、吃药比手术管用?错!
不少患者和家属惧怕“开刀”治疗帕金森病,因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帕金森病没有那么可怕,遵循医嘱积极治疗,会取得不错的疗效。近年来。脑起搏器手术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被人们所认可。
“帕金森病是一个慢性进行性疾病,手术时机尤为重要。一般在药物的蜜月期过后,出现运动并发症时最适合手术。”“当帕金森病发展到晚期,患者出现中轴症状,如平衡障碍,频繁跌倒、吞咽及构音障碍、认知障碍、精神异常、视幻觉,提示脑起搏器的手术时机过晚,患者受益有限,风险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