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容易患上房颤?

2018-10-31 11:39阅读:

手机浏览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一种最常见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房颤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那么,哪些人群容易患上房颤呢?本文将结合最新的房颤相关指南具体谈一下易患上房颤的人群。

  一、高血压患者人群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血压是房颤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且血压控制较差者,房颤的发生风险将会显着增加,其机制可能与左房压力增高,心房间质纤维化和炎性细胞浸润相关。在不同类型降压药物的选择方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降低房颤发生率方面可能有益。

  二、糖尿病患者人群

  糖尿病是与房颤经常共存的疾病。它可以使心房间质纤维化,电传导缓慢,促使心房重构,,但现有的研究表明,积极控制血糖不影响新发房颤的发生率。在药物选择方面,二甲双胍似乎可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房颤及脑卒中的概率。

  三、超重或肥胖人群

  超重或肥胖会导致显着的心房重构,是房颤发作以及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体质指数BMI每增加1,房颤发生率增加3%~7%,导管消融复发率增加3.1%。肥胖还与导管消融时较高的X线辐射剂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相关。近期的多项研究显示,控制体重可以降低房颤的负荷。对于肥胖的房颤患者,如体重能下降10%以上,且体重稳定,无房性心律失常事件的生存率可提高6倍。因此,积极进行体重控制对房颤患者有益。

  四、睡眠唿吸暂停患者人群

  在30~60岁的普通人群中,约24%男性,9%女性存在睡眠唿吸暂停。而房颤患者中合并睡眠唿吸暂停的比例高达32%~39%。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房颤的发病和进展与睡眠唿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导致睡眠唿吸暂停患者更易发生房颤的机制可能包括低氧血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碳酸血症等。与普通房颤患者相比,合并睡眠唿吸暂停的患者具有更多的肺静脉外触发灶,其导管消 融术后复发率也更高。

  五、长期酒精摄入人群

  酒精摄入是发生房颤、血栓栓塞事件以及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饮酒越频繁,相应的发病危险度越高。酒精毒性可导致心肌纤维化,进而形成左房疤痕和肺静脉外触发灶。限制饮酒应是房颤患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运动过少或过多人群

  运动量过少及过多均增加房颤发作的风险。其机制可 能与炎症反应、纤维化等相关。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使房颤发生率增加5倍。在此类患者中增加活动强度可降低其风险。一项研究显示,房颤患者仅经过12周的中等强度运动,就可以使房颤负荷降低41%。另一项在耐力运动员中进行的研究显示,长时间的高强度耐力运动使房颤发生率增加5倍。此类患者通常以阵发性房颤为主,症状明显,同时会有心脏扩大、心室肥厚等结构性改变。因此,提倡适量运动可能对防治房颤有益。

分享:

50

相关推荐

警惕!有这些特点的人群容易患上偏头痛

偏头痛一般从年纪小的时候开始起病,大多是儿童和青春期开始,中青年期达发病高峰。人群中患病率为5%——10%,常有遗传背景。偏头痛患者的一大痛苦是往往做了各种检...

杨涛郑州市黄河中心医院

2022/04/14阅读(3566)

什么是房颤?

顾名思义,房颤就是心房颤动,实际上很多老百姓一听房颤,就觉得很害怕,房颤它的机理是什么,大家听了可能就会更加的了解。心脏是给全身去供血的,也就是说我们全身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器官工作都是心脏给血的,心脏是靠谁把血打出去的呢?是靠心室,心室的血哪来的呢?是心房给的,所以室颤是要命的,因为心室正常收缩,把血挤出去,但是室颤它就颤抖,不挤血了。房颤为什么不是很重要呢?是因为心房往心室流血的时候,主要是靠压力流过去的,等压力持平的时候,最后才是靠心房自身的收缩。房颤的患者等于心房的收缩能力就没有了,也就是说心房在颤动,它不会收缩,给心室的血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但是并不危及生命。房颤主要的症状很多患者就会觉得心慌,但是也有很多患者房颤心室率并不快,也就心跳得并不快,他并没有意识到,经常是体检,或者因为其它的病来就诊的时候,才意外的发现了房颤。房颤虽然不要命,但是它仍然有危害,它的第一个危害就是血栓,心房收缩的时候,把血挤给心室,这些血是流动的,当房颤的时候,它失去了收缩的能力,这些血就容易在心房里边涡流,涡流以后,我们心耳这个地方它就不光滑,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如果不脱落也是可以的,一旦脱落,就是留给心室了,而心室就是给全身供血的,这个血栓打出去,流到哪就堵到哪。大家所熟知的脑血管病,脑中风、半身不遂,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血管堵的血栓是来自于心脏,所以这是它第一大危害。第二大危害就是心跳得快,大家会觉得心哒哒直跳,会觉得非常的心慌、胸闷、气短,会有不舒服,这是它主要的危害。

语音时长02:11''

董国菊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17/06/20收听(760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