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血压患者认为不能口服降压药物治疗,因为一旦口服降压药物就要终身服用,形成“依赖性”。那么到底高血压患者什么时候需要口服降压药物?是否一旦口服就要终身服用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高血压的分类。高血压根据病因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原发性高血压,另一种是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往往可以找到引起血压升高的疾病,比如嗜络细胞瘤、肾上腺占位、肾血管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如果可以去除继发疾病,血压往往可以恢复正常。比如,患者存在肾动脉狭窄,解除血管狭窄后,血压即可恢复正常,则不再需要口服药物治疗。这也是为什么初次诊断高血压时,医生要进行肾脏超声、肾血管超声等检查,目的就是除外继发性疾病。
如果找不到引起血压升高的具体疾病,那么我们就考虑原发性高血压。目前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一旦到达一定的血压水平就要服用降压药物。目前,我国规定的高血压是高压≥140mmHg和(或)低压≥90mmHg。对于血压高压在140-159mmHg之间,并且低压在90-99mmHg之间的患者,属于高血压病1级,可以首先改善生活方式,不必立即服用降压药物。改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情绪等。改善一段时间的生活方式,血压有可能可以好转。而对于血压高压≥160mmHg和(或)低压≥100mmHg的患者,已达到或者超过高血压病2级的水平,则需要开始口服降压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药物有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ARB类、噻嗪类利尿剂五大类。根据血压,逐渐调整降压药物剂量,使血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合适的范围。这一部分患者是需要终身口服降压药物的。
因此,如果您发现血压有升高,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以除外继发性疾病。如果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而且等级在2级及以上者,需要终身口服降压药物。如果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对心脑血管及全身小动脉危害很大,会形成多种并发症,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